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历史文化遗产记录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多次到广东实地视察广州永庆坊、潮州牌坊街、汕头“小公园”、茂名柏桥村等地,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广东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广东作为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近年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有力指导下,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制度建设。立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出台历史建筑相关省级技术标准,建立并规范监督巡查工作制度,开展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全覆盖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历史建筑日常巡查全覆盖,推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法规和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工作基础不断夯实,逐步形成依法保护、规范管理的工作局面。二是强化宣传激励。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同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工作,激励在城乡建设中从事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集体和个人奋力担当、积极作为,取得积极效果和热烈反响。同时,积极参与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拍摄,组织《南粤名城》《寻迹古建》等名城宣传片和系列短视频拍摄,有力宣传推介了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三是建立保护体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编制广东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多层次、多方位、持续性挖掘各类历史文化资源、价值特色和精神内涵,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指导各地结合实际深入挖掘特色价值和遗产资源,促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推动全省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中,珠海、汕头、江门、东莞等地工作成效显著。
•珠海市
文化赋能激发无限活力
珠海市斗门区菉猗堂
珠海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有着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历史积淀,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先行地”,尤其近代以来,中西交融、多元包容、开拓进取,孕育形成了珠海独特的城市文化。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古代海洋渔业、盐业发达,南宋绍兴年间设立香山县县治,明清时期浪白澳是中国重要对外贸易口岸。近代以来这里名人辈出,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洋务运动著名人物唐廷枢、华南地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者杨匏安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影响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珠海市有清末第一个国人自行设立的无税口岸香洲埠、中华民国时期“南方大港”实验的代表地中山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与“试验田”。
截至目前,珠海市共有唐家湾镇、斗门镇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北山村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9个传统村落(包括2个中国传统村落、8个广东省传统村落),6片历史文化街区,334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71处历史建筑,36处改革开放历史性建筑,132公里古驿道和5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情况
•强化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八、第九次代表大会均提出积极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要求,印发《珠海市建设和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和《珠海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方案》,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上升为全市性的系统工程,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市自然资源局加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牌子,统筹全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推进规划编制,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监督管理
一是申报编制完成《珠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以名城总规为统领,深入挖掘珠海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先行地的特色历史文化价值定位,建立保护“山海城田”城市传统格局和香洲、唐家两个历史城区的历史文化保护空间框架,并全面开展各层级保护规划编制。二是完善专项法规。2018年出台珠海第一部历史文化保护政府规章《珠海经济特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2022年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并印发《珠海市历史建筑修缮维护监督管理办法》,确保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有规可依。三是开展数字化保护。2016年创新开展历史建筑三维数字化建档项目,直观展示历史建筑特征、室内场景和周边环境。在规划管理工作中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一张图”,将历史文化要素全部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化平台,协调好历史文化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关系。四是建立动态维护机制。2016年起每年开展历史建筑动态维护工作,委托专业团队定期现场核查历史建筑的保护状况,梳理亟须修缮名单和活化利用优秀案例并向珠海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报告,强化历史建筑保护的系统性、全面性。
•坚持以用促保,带动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全方位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一是推动文物及历史建筑修缮活化。推动包括唐家三庙、望慈山房、唐家瑞芝祠等文物保护单位及毓秀洋楼、秋厓杨公祠、朝阳路76号石屋等历史建筑活化为村史馆、书店、非遗文化展示点,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巨川唐公祠设立香山悦书斋,打造社区书吧和社区学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宪尧唐公祠设立粤韵堂,打造粤剧文化传承、体验和宣传基地,补足社会文化设施短板。二是擦亮香山古驿道文化品牌。2016年以来持续开展香山古驿道保护利用行动,以古驿道本体为基础,完成长南迳古道6公里、凤凰山古道4公里、东澳海关古道700米本体段修复建设。将沿线历史文化遗产串珠成链、连线成网,带动了沿线唐家湾民俗馆暨8座村史馆的落成启用,促进了9个村庄的历史环境有机更新,持续增进古驿道与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的良性互动,着力打造“开放式、永不落幕的自然历史博物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三是推进历史文化区域整治提升。采用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绣花”“织补”等方式,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整治提升项目。会同已陆续投入约8亿元,结合乡村振兴开展了整治提升和活化利用;淇澳白石街两侧引入民宿、文创等产业;斗门旧街已完成街区建筑修缮及外立面风貌整治等,塑造街区良好风貌。目前,会同、北山村年均接待游客都达到了100万人次左右,大幅提升了城市活力与文化内涵。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历史文化资源推介展示
制作推出微纪录片《沧海有珠》,以数字化技术和文艺化叙述生动展示珠海文物遗迹。全面统筹新媒体平台,依托“珠海发布”等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专题推介珠海市古镇、古村、古街的自然禀赋和人文历史故事。组织开展多项活动,展现珠海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受到国家、省市媒体的关注报道,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
优秀案例展示
•香洲区北山村
北山村于2009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于2020年8月获批,现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氏大宗祠)、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不可移动文物、14处历史建筑。北山村自南宋开村距今780多年,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和保护良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建于清咸丰年间的杨氏大宗祠,其建筑气宇恢宏,工艺华美,是珠海地区古建筑艺术的典范。北山村反映了香洲区南湾地区村落的自然地景变迁,是以历代人文胜景、生态环境和传统生活延续为代表的重要城市历史景观地。
近年来,北山村全面深化红色教育,结合杨匏安陈列馆等本土红色资源,举办杨匏安红色原创作品展演,借助粤剧、舞蹈、民歌等学习教育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北山村积极推进历史与艺术的结合,通过“一店一品”的商业布局、公开透明的物价以及严格规范的民宿管理等,让文艺的生活与北山村管理的科技化、规范化实现了“文化+”“科技+”完美融合。“北山音乐节”让北山村形成“文化北山”的品牌形象,进而反哺文化旅游,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的文化旅游消费,而古村旅游、文化旅游又为音乐节提供了资本和服务的支持。
•斗门区斗门旧街
斗门旧街于2021年3月被定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于2024年2月获批,现有2处不可移动文物、11处历史建筑。斗门旧街始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当时斗门墟集市贸易发展兴盛,周边的商人、本地华侨和外国传教士纷至沓来,投资经商、办教堂。之后由加拿大牧师、建筑工程师嘉理慰等人负责统筹规划、设计,陆续建起了广英祥、大昌、祥盛等建构筑物。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斗门旧街重新建成,包含200座博采欧式、南洋、中国岭南等地建筑精华、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店铺,成为斗门地区最早的繁华商业点之一。
现存斗门旧街完整延续了民国时代的街巷空间和骑楼建筑形式,是珠海市唯一保存较完整的骑楼街。近年来,斗门旧街坚持保护为先,紧紧围绕“建筑为体、文化为魂、非遗为魄、商贸为引”的理念,“修旧如旧”再现南洋商贸气息,积极探索镇企合作模式丰富街区业态。2021年完成了斗门旧街修复项目(一期)工程,对外立面及部分门窗破损部分进行了修复,并对与历史风貌不符的建筑进行复原或立面设计改造,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通过修缮手段恢复原貌等。同时“因时而新”打造特色文旅IP,开发文旅服务、非遗展示、民俗体验、住宿休闲等业态,建设“文化+非遗+旅游”发展平台,持续改造焕新,各类创意休闲产业以及非遗表演的入驻让街道焕然一新,为斗门旧街文旅融合注入强劲动力。2013年,历史厚重的斗门旧街因其保存完好,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23年,斗门旧街入选第二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供稿)
•东莞市
文旅融合推动活化传承
市级非遗项目南社斋醮
东莞是一座充满活力、敢闯敢干,因改革开放而迅猛发展的“年轻城市”,更是一座有着近5000年历史的“古城”,1991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四地一门户”之誉。作为“岭南文化重要发展地”,东莞有近5000年人类活动史、近1700年的建县史和近1300年的建城史;作为“粤海第一门户”,东莞地处珠江口交通要冲,明清以来海外贸易迅速发展;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之地”,虎门销烟精神历久弥新;作为“华南抗日根据地”,这里诞生壮大了广东省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东江纵队;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东莞在短短40年间从一个农业县蝶变成为人口破千万、GDP破万亿元的超大城市。
目前,东莞拥有1个历史文化名城、2个历史文化名镇、6处历史文化街区、9个历史文化名村、12个传统村落、442处历史建筑、155处文物保护单位和193处不可移动文物、3528株古树名木、16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1处地名文化遗产、1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38个具有历史价值公园、117处红色革命遗址等保护对象。
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情况
近年来,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充分认识到历史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以构建系统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融入城乡建设为总目标,以申报促保护、以项目促传承,推动挖掘历史资源、健全政策体系、编制保护规划、加强日常管理、落实保障措施等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东莞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抽调人员集中办公,统筹全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要求。市委党校设置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题课程,提高领导干部素养和能力。
•持续挖掘资源
2023年,东莞持续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认定,及时扩充保护对象。公布第三批历史建筑159处,至此全市历史建筑共442处,32个镇街均有历史建筑;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包括3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15件/套馆藏文物;新增4株二级保护古树;建成38个具有历史价值公园。东莞还积极推动虎门镇申报第八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完善政策体系
一是修订规范性文件。2024年,修订印发《东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管理规定》《东莞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办法》《东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三份规范性文件,细化保护管理要求,建立网格化巡查。二是推动制度建设。推进制订《东莞市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方案》,明确东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分工、保障措施等内容。启动历史建筑修缮、预先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等指引文件编制工作,为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落实应保尽保提供依据。
•编制保护规划
一是结合规划摸清底数。东莞以编制保护规划为契机,全面调研、详细摸排全市历史文化资源,查找活化利用问题,以谋划项目的思维制定解决路径,形成历史建筑诊断报告等调研成果,指导后续工作开展。二是推进规划编制报批。目前,全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保护规划均已形成了初步成果。其中2个历史文化名镇、2个历史文化名村通过省级审查,5个历史文化名村上报省厅审查,2个历史文化名村通过市级专家评审,6处历史文化街区获正式批复。
•加强日常管理
一是推动挂牌保护、测绘建档。完成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保护对象挂牌工作,开展历史建筑测绘建档。二是加强巡查检查。将历史文化日常巡查工作纳入网格化管理,并对网格员开展培训。三是加强审批管理。将各类保护对象保护范围线纳入自然资源“一张图”系统,保护对象主管部门各环节审核把关。持续落实历史文化保护对城市建设项目“一票否决”,项目实施前开展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评估。严格审批历史文化保护三项行政许可事项。四是强化专业保障。建立东莞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专家库,现有67位专家入库,参与各类保护规划、活化利用项目咨询、评估。
优秀案例展示
•塘厦镇江源学校旧址
江源学校旧址是东莞市历史建筑,学校始建于1927年,是东莞最早注册的现代村办学校之一。为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这一珍贵历史文化资源,石潭埔社区多方筹集资金、邀请专家恢复风貌,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该历史建筑已是社区居民、大江源小学学生了解石潭埔先辈光荣历史故事、发扬刻苦学习精神的重要场所。
一是多方筹集资金,破解保护资金难题。2020年,由社区、居民、企业以及社会人士自发组织对江源学校修缮工程捐款,共筹集社会资金约200万元、社区资金约100万元用于江源学校的主体修缮工程。2021年,投入60万元用于展陈布置,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学校原有的红色基因、石潭埔发展历史等内容,将其打造为有石潭埔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二是邀请专家指导,恢复原有特色风貌。石潭埔社区邀请古建筑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师等专家对建筑进行勘察检测、出具设计方案,寻找传统工匠应用传统工艺,按照江源学校原有风貌进行修复修缮,经原貌修复后主体为中西结合双层外廊式建筑,硬山顶,二层为绿琉璃栏杆,正面墙头中部有灰塑图案造型,最大程度保留历史建筑韵味。
三是坚持以用促保,传承爱国教育文化。江源学校旧址在完成基础修缮后,石潭埔社区在江源学校原址上打造“石潭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历史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基地”内设有党员宣誓区、教育展览区、阅读区、视频教育区、炮楼瞭望区等。另外设有党史发展历程展,推动红色主题教育,营造出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的浓厚氛围。
•茶山镇南社村
南社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距今800多年历史,现存古民居200多间、祠堂20余间,是岭南地区保存最好的明清古村落建筑群之一。近年来,市、镇两级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引领作用,市直各部门持续指导,村委会、文旅公司、村民多方积极配合,以推动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有效展示名村历史文化价值,推动食巷、非遗主题民宿、非遗博物馆等项目建设,集中全力办大事,走出一条政府引领保护、多主体配合发展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一是政府引领保护。茶山镇成立以镇长为组长的南社古建筑群保护与利用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南社古建筑群的保护开发各项工作。南社村村委会成立了南社古建筑群管理所,聘请清华大学专家教授编制《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古建筑群保护规划方案》及宣传书籍《南社村》,积极宣传古建筑群的保护工作。市直各部门在资金补助、专业指导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市、镇、村三级财政对古建筑群的保护修缮先后共拨付3500万元,用于古村内24处古建筑修缮加固、村落环境治理以及道路、排水、消防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市级主管部门持续跟进指导镇、村编制名村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对象和活化利用方向,保障古村落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的各项建设活动有序开展。
二是多主体配合发展。南社村村民倡导成立东莞南社创意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主要由南社村村民组成,拉开了“政府引领、企业管理、村民参与、专业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序幕。专业化的运作保证了南社明清古村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与传承,统筹开展古建筑修缮、河道整治等工作,实现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实施雨污分流、垃圾分类等措施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坚持“修旧如故”和“安全第一”的原则,使用原材料、原工艺结合现代建筑新技术,对原有坍塌或破旧民居加以修缮和活化改造,治理和修复古村落历史风貌。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古建筑和农耕文化、传统祠堂文化、茶文化等,不断开发新业态、新模式,渐渐探索出了结合农耕元素和莞香元素的“南社人家”“隐香古苑”民宿、茶文化主题的综合项目等文旅业态,以及“莞香茶社”等特色商铺和民俗体验配套设施等,并恢复百年民俗活动“南社斋醮”等文旅项目,打造“忠孝文化节”节事活动,申报“茶山绸衣灯公”“南社九大簋”等省、市非遗项目,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如今,南社古村落有了“烟火气”,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南社村旅客接待量提升至上百万人次,门票、餐饮、民宿等旅游综合收入也水涨船高,从十多万元提升至上千万元,村民既得到分成收入,还收获就业创业的机会,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2020年,南社古村被写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正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稿)
•汕头市
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
小公园开埠区骑楼街
汕头市是我国著名侨乡,是全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世界记忆遗产“侨批”的主要传承地。城市建设呈现“四山俯仰、三江入城、城岛临海”的自然山水格局、商贸导向的放射性城市骨架、中西合璧的多元建筑风貌、基于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近代建设实践、改革开放特点的城市风貌等特色。1860年,汕头正式辟为通商口岸,汕头交通运输、商业和日用工业迅速发展。1921年3月,汕头成立市政厅,成为继广州之后中国第二个市政厅,是当时中国最早采纳西方“市政体系”的城市。1923年,汕头工务局编制完成《汕头市市政之工务计划》,成为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主编制的市政规划,是近代中国城市借鉴西方经验实行城市自主管理、市政改良的先锋和代表。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在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过程中,华侨文化、开埠文化、潮汕文化、红色文化、特区文化在这里交融汇聚,构建出绚烂多元的汕头文化。
目前汕头市已登记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共有686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69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9件(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2处;认定市级历史建筑共53处、区县级历史建筑37处;各级传统村落21个,其中中国传统村落1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60项,其中51项列入省级非遗名录、14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情况
近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视察汕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为着力点,以系统完整保护传承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讲好汕头故事为目标,高位推动汕头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同频共振,高位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
为有序推进汕头市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汕头市人民政府印发《汕头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要求各区县政府和市各相关部门对照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按照任务分工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组织领导。成立汕头市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实施历史文化保护“八个一批”工程项目,即搭建一批平台,打造一批街区,建设一批展馆,出版一批书籍,编排一批戏剧,做好一批考古项目,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工程,树立一批惠民文化品牌。
二是建立健全历史文化保护制度体系,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通知》《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全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头市传统村落保护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实施文件,汕头经济特区潮汕传统民居保护条例由市人大常委会按立法程序审议,已完成汕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的编制和意见征求工作,开展汕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协同推进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顶层制度设计。
三是群策群力推动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统筹准备汕头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材料,已完成汕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的起草工作;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汕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依法开展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金平区成功创建广东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澄海区积极开展樟林古港历史文化街区组织申报工作,同步开展海丝潮侨文化旅游景点项目。
•加强保育活化,落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措施
一是开展汕头市历史建筑普查认定保护工作。在认定保护方面,汕头市共有3批53处市级历史建筑,同时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并开展历史建筑普查,促成37处建筑列入区(县)级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在建筑建档方面,已完成第一、二批历史建筑的三维测绘建档工作,正在开展第三批前期准备工作;在普查建筑方面,组织各区(县)开展全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为汕头市第四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提供推荐名单。
二是科学修缮延续历史文化风貌。汕头市遵循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原则、整体性保护及区别对待原则,坚持修旧如旧,修新如旧,自2017年起实施小公园开埠区两期修复改造工程,对27条、6.3公里长的骑楼街进行修缮,对353栋建筑加固内部结构,修复外立面,增加灯光亮化,“百载商埠”的辉煌景象得以重现;2023年汕头市大力推进汕头西堤路东侧建筑立面整治工程,涉及西堤路东侧1-143号(单号)五路十三巷街廊,工程沿西堤路对东侧建筑进行立面整治,延续中西合璧、多元复合的近代民国风格,以加固、修复、亮化等内容为主,最大程度保持原有建筑完整性。
三是有序开展名村村落修缮保护工作。推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分步有序做好村落修缮和维护。如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大力推动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盘活利用闲置地块打造景观,实施村内主干道、巷道硬底化、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卫生站标准化等工程建设;加强保育活化力度,采用“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实现“旧村换新貌,老厝换新颜”;整合传统风貌建筑、非遗项目、传统美食、民俗活动等元素,打造村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品牌。
四是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管理。2022年以来,共有12处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为汕头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65处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为汕头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华能汕头电厂一期工程俄供汽轮发电机组”通过第三批广东省工业遗产认定;扎实收集水利遗产资料,共收集历史江河古渡口、水利设施11宗资料,以及历代遗留记载治水事迹的碑刻、文书、诗词共6处征集。
•丰富文化传承载体,形成保护传承全民共识
一是以潮汕文化赋能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活力。汕头市成立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管理委员会,引进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着重对小公园开埠区核心街区范围以及镇邦路美食街进行业态分析、功能定位,以“文化+”“旅游+”“美食+”为元素,打造镇邦路美食街、非遗体验馆,常态举办文艺人才作品展示、潮汕非遗文艺系列活动,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文旅活动浪潮,引起央视总台、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关注。
二是充分整合潮汕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历史资源,盘活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小公园开埠区文商旅资源,建成了郑正秋蔡楚生电影博物馆等15个博物馆、体验馆,打造小公园博物馆群,形成“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旧址”“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汕头站)”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对“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进行修缮改造提升,成立“黉利大讲堂”,开设潮汕文化、侨文化、民俗文化等课程,通过实地参观、实践体验等方式,以侨文化为核心打造“文旅+康养+现代农业+产业”聚合型项目。
优秀案例展示
•小公园开埠区历史文化街区
2021年7月,汕头市的“小公园开埠区西堤街区”“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街区”被公布为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街区保护范围西至永平路,北至梅溪,东至利安路,南至潮海关旧址,街区面积约35.8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22.33公顷,建设控制地带13.53公顷,环境协调区75.32公顷。小公园开埠区西堤街区保护范围西至韩江,北至梅溪,东至永平路、外马路,南至海滨路,街区面积27.0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19.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7.6公顷,环境协调区66.14公顷。两片历史文化街区共同组成了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的向心聚拢公共空间格局,现存放射状路网与统一规划建设的骑楼建筑,整体特色格局保存状况基本良好,形成全国唯一呈扇形放射状的骑楼街区。
近年来,汕头市以“试点项目探索、系统工程推广、扎实技术研究”的工作思路,对小公园开埠区开展多轮修缮工程:2017年起实施小公园开埠区两期修复改造工程,对27条、6.3公里长的骑楼街进行修缮,对353栋建筑加固内部结构,修复外立面,增加灯光亮化,“百载商埠”的辉煌景象得以重现;2021年开展小公园开埠区顺昌街区保护利用工作,由外及里,由线到面,是小公园开埠区首次开展片区式的保护利用;2023年积极推进西堤路东侧建筑立面整治工程,打造海岸记忆带,精细活化历史遗存。
在小公园开埠区修缮工作初步完成后,汕头市组织建立市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历史文化街区文旅商项目的开发运营管理,着重对核心街区范围以及镇邦路美食街进行业态分析、功能定位,涵盖餐饮、零售、文化、娱乐和配套等业态类型,以“文化+”“旅游+”“美食+”为元素,促进多元复合、立体发展的业态模式竞相涌现,激发老城市新活力,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参观体验。2023年,核心街区共有商户438家,游客总量高达1880万人次,全年文旅活动超过300场次,先后入选第四批广东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名单、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旅游热度持续上涨,经常冲上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的旅游热搜,成为汕头最具文化性的旅游景区。
(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稿)
江门市
以文化软实力助推高质量发展
开平碉楼与村落
江门市,这座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城市,以其独特的侨乡文化和丰富的历史遗产而闻名遐迩。现有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拥有1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赤坎华侨古镇,蓬江良溪村、台山浮石村等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新会茶坑村、天马村等1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拥有蓬江长堤、新会学宫等5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43处,已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3371处,公布认定历史建筑269处,工业遗产2处,34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著名侨领司徒美堂等诸多侨界名人故(旧)居。
近年来,江门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精神,大力推进《江门市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若干措施》实施,指导各县(市、区)在城乡建设中有序挖掘、保护、活化利用了一大批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城乡历史风貌延续和文脉传承取得积极成效,不断推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其中2023年江门市在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中共有2个集体和3名个人斩获殊荣。
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情况
•高度重视,政策引领
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江门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历史文化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一是制定专项规划。在《江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专门设置章节对侨乡历史文化保护提出具体思路和措施,统筹编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和重大专项保护规划,优化完善保护名录、分布图和历史文化保护线,并全面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统筹管理。
二是完善法规制度。积极研究制定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配套政策,先后出台《江门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江门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三是建立管理机制。完善江门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成立历史建筑与传统村落保护专业委员会,专责审议市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存、传统村落等保护名录及其保护规划方案。建立历史文化保护专家库,强化专家作用,完善科学决策机制。今年3月经市政府同意,调整原有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联席会议制度,并设立办公室,抽调业务骨干,专门负责各项申报工作并全力推进。
•全面普查,摸清家底
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家底。江门市通过全面普查和调查,逐步健全完善的历史文化资源档案,为科学保护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是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组织专业团队对全市范围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包括历史建筑、传统村落、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通过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普查,对江门市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与登记,全面掌握了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数量、分布、类型、价值等多方面信息,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丰富保护对象类型。宣传部门持续挖掘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然资源部门推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工作,民政部门编撰《江门市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农业农村部门持续推进陈皮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等,一系列特色文化资源得到挖掘和保护。
三是建立保护名录,明确保护对象身份。根据普查结果,江门市建立了完善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名录,并实行动态管理。对新增的历史文化资源及时纳入保护名录,对已经消失或失去保护价值的资源及时进行调整。江门市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有价值的资源纳入保护名录,制定保护标志牌统一样式,指导各县(市、区)做好保护对象挂牌,全市历史文化资源均已规范设置保护标志牌,实现“应挂尽挂”。2023年长堤成功创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并举办揭牌仪式,是第六批公布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中首个举办揭牌仪式的街区。
•重点保护,彰显特色
江门市在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对重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重点保护和合理利用。
一是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江门市拥有广东省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近年来,江门市已完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开平赤坎镇保护规划》《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保护规划》,为历史文化资源精细化保护提供指导,为城市更新建设、城乡文化发展传承提供重要依据。
二是保护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江门市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赤坎华侨古镇;拥有蓬江良溪村、台山浮石村等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新会茶坑村、天马村等17个国家级传统村落。这些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也是江门市独特的文化名片。江门市通过制定保护规划、实施修缮工程、加强活化利用等措施,让这些名镇名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活化利用,传承发展
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是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要环节。江门市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注重挖掘其文化内涵和价值,推动其活化利用和传承发展。
一是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举办邂逅38个最美打卡点等各类文化旅游活动、开发旅游线路和产品、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措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是推动文创产品开发。积极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创意元素,推动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通过设计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打造文创产业园区等措施,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供给,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优秀案例展示
•主客共享打造样板示范
蓬江区“启明里”原为江门市区13个华侨古村落之一,房屋历经百年、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岭南风格和西方建筑特点,但区域整体基础设施老旧,片区活力不足。江门市坚持“民生为先、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留住乡愁”的理念,通过“绣花”“织补”“微改造”等渐进方式,推进民国茶楼、启明楼等历史建筑的修缮,有效保护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老建筑、老街巷、传统村落和历史环境。编制《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业态倡议书》《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业态扶持办法》等业态控制文件,引进新会小冈香、侨都文创等独具侨乡特色的业态,为城市文脉注入新元素,塑造了融汇中西韵味、凝聚历史气息的“天然影棚”,吸引国内外数百万影迷游客慕名而至“打卡江门”,提升了侨乡历史文化的感知度。
•老街区蝶变焕发新活力
新会区坚持“以人为本、应保尽保、科学修缮、合理利用”原则,以学宫历史文化街区、大新路—仁寿路历史文化街区为阵地,历史建筑为载体,推动公馀别墅、马山公园、永佑坊等历史建筑修缮,还原冈州千年古郡风貌,并根据历史建筑的特点,用做阅读馆、展览馆,文化创意产业等场所。
•深入挖掘华侨文化内涵
台山市启动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提质整治工程,在“道路改造、建筑修复、环境升级、设施完善、形态活化、文化挖掘”六大方面完成了辖区2片历史文化街区40条街巷全方位综合治理与品质提升,重现台城当年“小广州”的历史风貌。同时,推进历史街区“唐人街”主题营造,将华侨文化与唐人街风貌在历史街区交织互融,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结合唐人街文化凝聚商贸文化、华侨文化、骑楼建筑文化等特色,营造“历史街区-唐人街”独特风貌,激活街区的旺盛生命力。
•坚持“多元活化、文旅融合”
开平市积极探索把历史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旅游品牌,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运用“资源+资本+智力”的合作模式共同推进,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赤坎华侨古镇建筑进行保护活化利用,延续古镇历史风貌,传承和弘扬华侨文化,积极将其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保护及活化利用的示范区、华侨文化展示的窗口和平台,以及中国文化旅游新地标。
(江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