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今天的题目简单,六个字:为民,求实,致用。
先讲为民。
为民,是中国历朝历代志士贤人的理想追求与人格情操。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是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的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这句话的意思十分清楚:重要的是人民,其次是国家,君主为轻。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对这两句话,草民们当然欢呼雀跃。但是,历史上,反其道而行之的时候并不在少数。
孟子说过“民重君轻”这句话大约700年后,有一位“官三代”历史学家裴松之,也说了一句话,说得比较平和,带有正面劝谕口气,因而应该容易为君主接纳吧。他说:“有为之君,不敢失万民之欢心。”(《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孟子之后大约1300年,11世纪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政治家苏轼说道:“众而不可欺者,民也。”(苏轼《陈州为张安道论时事书 》)。苏轼生性浪漫,喜爱自由。在官场有得意有失意,曾经被流放到几个地方。包括我们广东的惠州与海南岛。晚年的苏轼自我表白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关于人民的话,说得直白,冷峻严肃。
众民不可欺。那么,如若欺民,会有什么恶果呢?苏轼没有说。历史书上都记录着。大家都知道。
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也是心中装着人民的。为民,是党的事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马克思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马克思又说:“正如同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一样,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个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
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
胡耀邦曾经论述个人与人民的关系。他说得十分透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只能有两种;当我们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办事,按照人民群众的意志办事的时候,就可以多多少少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违背历史发展规律,背离人民群众的意志,就要多多少少延缓或阻挠历史的前进。”(《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胡耀邦文选》234页)
江泽民在中共第十六大的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76页》)
在胡锦涛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期间,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到“以人为本”,中共的执政理念走向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意志。这是根本指导思想的“为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何在?初心无外乎为人民服务,谋求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政党立党为公,政府执政为民。办年鉴,追求办鉴为民,也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办鉴为民,不是攀尊附贵,不是生搬硬套,不是乱贴标签,而是我们年鉴人的职责所在,使命由之。
办鉴为民,就是尊重人民的知情权,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为人民提供适用的文化产品。
办鉴为民,是执政为民的具体化与精细化。
明确办鉴为民的方向,就提高了年鉴人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就取得了年鉴人永不停歇、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广东建设年鉴》誉满神州,屡获殊荣的今天,重申“办鉴为民”,可以给各位提供一份清醒剂,擦亮标杆,以便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接着说求实。
实事求是,是我们中共的思想路线。求实,是检验我们年鉴人“为民”的基本功和试金石。惟求实,方为民;不求实,无以为民。
年鉴人讲求实,就是真心实意忠职守,尊重事实编年鉴,真实准确出成品。
年鉴是什么?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这是以政府法规的形式,对地方综合年鉴所下的定义。
而专业性年鉴,可以按照这个定义给出一个概念:系统记述本专业基本信息与年度动态的资料性文献。
作为老年鉴人,我曾经给年鉴下过这个定义:“以年刊的形式编撰的内容全面资料权威公开出版的实用性工具书”。这28个字,包含一“年”(年刊),一“实”(实用性)两quan(全面、权威),两gong(公开、工具书)。
求实,是一种人格要求。宋朝晏几道的《采桑子》曰:“齐斗堆金,难买丹诚一寸真”。三国嵇康也说:“志在守朴,养素全真”。
求实,是共产党人的党性要求。毛泽东亲笔题写的“实事求是”赫然在目,希望我们牢记于心。
求实,是严肃的文化产品的基本要求。
求实,是年鉴这种资料性工具书的本质属性,是年鉴的灵魂和生命。
年鉴怎样求实呢?
首先,坚守为民办鉴的方向不动摇。
其次,敢于对虚假浮夸不实说“不”。
这就是真心实意办年鉴。
求实,必须尊重事实。
尊重事实,就是尊重与承认事物的整体性、全面性、均衡性、多变性、复杂性、不确定性。
不要试图割裂事物,不要以偏概全,不要碎片化,不要以静止的眼光看待变化中的事物,不要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面谱化,不要轻易下结论作标签。
要分清事物的大小轻重,分辨与理清整体与局部,一面与多面,正面与反面,必然性与偶然性。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多侧面。反映工作的整体面貌。分清成绩与缺陷,主流与支流。
要讲知识分子的操守良知,不要随大流,不要轻易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行文。那样太没出息。那样,会辜负读者,愧对历史。
只唱赞歌,不讲缺点,不能批评,不是严肃的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仅仅半年,1950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就作出了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
这个决定一共有五条。其第一条照录如下:
吸引人民群众在报纸刊物上公开地批评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并教育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在报纸刊物上作关于这些缺点和错误的自我批评,在今天是更加突出地重要起来了。因为今天大陆上的战争已经结束,我们的党已经领导着全国的政权,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很容易危害广大人民的利益,而由于政权领导者的地位,领导者威信的提高,就容易产生骄傲情绪,在党内党外拒绝批评、压制批评。由于这些新的情况的产生,如果我们对于我们党的人民政府的及所有经济机关和群众团体的缺点和错误,不能公开地及时地在全党和广大人民中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我们就要被严重的官僚主义所毒害,不能完成新中国的建设任务。由于这样的原因,中共中央决定: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将近70年前的这个决定,现在也许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我们大家只是《广东建设年鉴》的编纂人员,知道与否也许不很重要。但是,知道这个文献,对我们鼓起勇气,全面实现“办鉴为民,求实致用”,还是可以壮壮胆,提提神的罢。
讲真实,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全面,第二是准确。
所谓全面,也是均衡。要“不失重”。年鉴对重要资料、重大事件、重点人物不能遗漏。也要“不失衡”。要兼顾全局与局部、自然与社会、上层与基层、成绩与缺点。
所谓准确,就是精准无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红就是红,黑就是黑。功就是功,过就是过。不能混淆视听,以讹传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自己都弄不清楚的东西,决不能搬上年鉴。自己没有把握的话不能说。
不单是文字,年鉴上所有的图片、照片、图表、统计数据,都必须准确。
真实,必然要求文字的朴实,年鉴整体风格的朴实。
请采用公报体。语言准确、严谨、简明、朴素。杜绝一切虚浮之词、溢美词句。只讲事实,不作评价,不带感情色彩。用词造句不追求时尚时髦,戒除繁丰华丽,排除婉曲含蓄,不作借代设问,不居高临下,不渲染烘托。
最后讲致用。
年鉴之功用,一是手头工具书之用,二是历史文献之用。
有学者将年鉴的价值归纳为7个方面:导向价值、媒介价值、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历史价值、情报价值、鉴戒价值。
我则愿意简而化之。将年鉴视为纪录片、百宝箱、指南针。而这三者中,最核心还是百宝箱。就像康南海说的“有一书则百书备焉”。
以《广东建设年鉴》2019卷为例,全书设年度关注、大事记、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总述、房地产业与住房保障、城乡规划、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与管理、城市管理执法、村镇建设与管理、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建筑业、勘探设计与工程咨询业、建设科技与绿色建设、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行政审批、法治政府建设、教育培训与执业资格、机关建设、各市建设、人物与荣誉、统计资料、文献法规、调研报告摘编、附录23个类目。
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很多,可以作为历史资料留存的内容也很多。比方:
2018·广东城乡建设要录,2018·广东建设数字。广东省政区图。广东省古驿道遗存现状分布图。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
附表:2018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2018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018年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2018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附图:2005年——2018年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情况等13个图表。
还有,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内容,列有许多有用的表格和图标,如:2000—2018年广东省房地产开发建设投资情况,2018年广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按区域分),2018年广东省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商品房销售情况等10个表格及图表都是很有意思的。
还有,广东省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指标等23个统计资料,2018年全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水平(按省分列)等11个附录,都十分有存史价值,有的还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图文并茂,资料齐全,资讯权威,实用性强,是广东建设年鉴的杀手锏。
《广东建设年鉴》在致用环节上,还有上升的空间。当下最主要的存在问题有三个,一个是上层领导或领导机关不肯舍弃而一般读者不叫好没有多少价值的东西还不少。比方一般性的工作动态、会议之类条目。二是当下年轻受众喜欢的内容还太少,鲜活与接地气的、有时代风云印记的、有广东地方特色的内容还有待加强。三是成书以后太“厚重”了。如何适当瘦身,是一个课题。
(本文作者是《广东建设年鉴》编委会顾问、广东年鉴社原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