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务专题 > 广东省建设科技创新专题 > 科创成果 > BIM应用大赛
广东省BIM应用大赛 第五届:南海文化中心项目
设计组
2025-07-10  17:04    来源:本网

  一、项目概况

  规模:18万㎡综合体

  功能五馆合一

  造型非线性立面

  结构大悬挑、悬挂

  绿建超低能耗标识协同:境外贝氏协同

  二、BIM应用效果、创新点

  1.本项目在设计阶段实施全专业BIM正向设计及BIM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通过BIM可视化优势,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模型代替二维图纸进行专业间协调,提高协同沟通效率与质量,并根据保障房项目特点提前与施工单位进行模型对接,加强设计的实施落地性,最终完成各专业及施工可行性的配合后进行模型会签,从模型里输出设计图纸,从逻辑上解决图模一致性的问题,保证BIM模型从设计阶段传递至施工阶段的可行性与真实性。

  2.方案设计阶段,通过BIM模型验证项目策划阶段提出的各项指标。基于LadyBug、CFD等模型,进行设计方案必选、建筑性能化分析以及造价估算。此外,针对本项目特殊的幕墙体系和复杂屋面结构,运用可视化编程技术Dynamo和多层嵌套参数化族,确定方案落地的实施路径。

  3.施工图阶段,各专业设计师自身搭建本项目模型,在包含数据的三维环境下通过自研平台,进行设计与协同,过程中利用模型进行性能化分析优化、三维可视化协调与校审、参数模块化联动、设计数据植入与计算、图纸与模型联动。通过过程中各专业的信息共享联动、实现设计会签同步,打破信息孤岛,提高设计质量与效率的设计应用,最终图纸成果是依据模型直接输出,实现BIM信息流通的关键闭环。

  三、BIM集成应用能力

  本项目采用自研的《华智三维与二维协同设计平台》,平台采用的技术方案通过对CAD二维数据“楼层”的信息进行一次结构化处理定义后,与BIM三维模型“楼层”视图进行相互挂接引用,并在其数据交互过程中,把不兼容、需要映射的数据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批量高速处理,实现CAD与BIM软件之间的数据打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点,另外平台同事支持中望,Rhino,Civil3D,MicroStation等多款主流BIM软件格式的协同,以此实现开放性的广义BIM数字化协同,另外本项目平台采用的资源与构件管理,使用了创新的动态标签分类法管理知识资源。

  对于传统知识资源库的管理办法,均采用类似文件夹模式,按某一特点专业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分类,具有固定的单一维度从属顺序。该分类方式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不能同时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业务场景的用户需求,也不能完全表达创建者对内容属性的认知;所以平台引入互联网平台常采用的动态标签分类法,解决传统分类带来的局限性。动态标签分类法能根据专业范围、业务场景进行智能切换的动态分类,满足设计对象的多维度分类,随着业务应用迭代过程中,不断补充未曾考虑完善的信息标签,能更丰富精确地区分对象身份,从而让计算机获得识别对象的“智能”效果,只要把不同标签对象利用逻辑公式挂接对应,便能实现平台对知识的精准推送,批量自动处理等信息化应用。

  四、跟传统方式(非BIM方式)的综合效益比较

  1.有效利用BIM参数化技术解决非线性造型幕墙与屋顶设计应用

  对比传统手工非线性模型建模型效率低下,编辑修改困难的方法,BIM参数化技术可以把各类规格尺寸构件封装为统一模块,然后根据数学逻辑公式,自动按空间坐标分配不同规格参数的模型构件完成建模,持续编辑修改与迭代均在统一模块内进行,对空间与规格的修改只需修改公式逻辑,便可完成。

  2.BIM空间分析辅助大跨度复杂结构设计与数据分析应用

  传统二维设计难以直观表达复杂空间关系,对空间大跨度构件的仿真模拟需通过模型进行计算验证,本项目BIM模型能提供基础的模型用于结构分析应用。

  3.基于BIM的异型屋面管线布置与管线综合应用

  本项目屋顶为方块阶梯型逐级变化的异型屋面,室内大空间效果要求高,外立面也为非共面叠级设计,因此传统专业协调方法,难以获得一致的工作面开展,通过三维模型进行直观的组织排水,管线设计与管线综合,提高了设计质量与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