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一、产业区概况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国与新加坡共同打造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信息技术产业区位于中新知识城南部,定位世界一流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创新区,总面积为7.77平方公里,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交通、给排水、照明、电力、绿化工程,其中道路57.33公里,桥梁2公里。
二、产业区城市交通系统集成应用
1、依托BIM+GIS技术辅助方案深化
信息园片区建设完善的BIM+GIS系统,新建工程渐进式导入系统,开展规划的合规性检查、方案模拟对比、隐蔽工程碰撞检查、经济分析,从地下到地上,全方位展示新建工程对已有城市配套影响,为产业区运维提供更加直观和智能的方案决策。
2、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优化
对产业区各种类型交叉路口以空间、时间的方式进行行车模拟,通过标线及信号灯设置模拟计算当量交通量结果,确保满足标准要求,筛选最优方案。整个产业区通过行车模拟,使整体当量交通量整体提高34%,极大提高产业区通行能力。
3、城市交通监控系统优化
传统二维监控部署效率低下,容易出现监控漏洞。在监控系统方案设计阶段,对产业区各路段监控点进行三维布置,对机身参数进行设置并进行监控模拟,在保证零监控盲区的基础上,对监控机身参数、数量进行优化,提高产业区监控系统运行效能,降低施工运维成本。
4、城市交通照明系统优化
通过道路、路灯参数设置对产业区内主干路、次干路、支路进行照度分析,输出路灯能量评估、伪色图并以及道路照明功率密度值,与设计标准进行对比,对不达标的路灯进行参数优化,确保照度在合理范围且最大程度降低运维耗电量,促进产业区绿色照明发展。
5、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水力优化
通过BIM模型对产业区内新建管网进行水力模拟,分析节点溢流和管道过载的位置和原因,并对节点溢流和管道过载情况提出系统优化方案,优化管道节点高程或管径,解决地面积水和管道过载情况,降低整个片区内涝风险,增加节点和管道的使用寿命,节约维护成本。
三、产业区项目集成应用
1、各专业系统无缝对接
信息园片区统筹考虑新建工程融入协调性,前期统一市政、房建项目定位标准,通过自主研发插件快速生成各专业模型,将室内外全专业模型整合并进行合理性检查、优化、出图指导施工,保证室内外各系统的完整性及合理性,减少资源浪费。信息园片区各项目汇总共发现土建问题1247处,管网专业问题1431处,均已落实解决。
2、桥梁结构受力分析
对产业区桥梁模型进行材质参数及荷载的设置,通过软件智能分析计算,可直观的查看桥墩的受力情况,确保桥墩的受力达到设计规范的要求,保证产业区内桥梁引道行车安全稳定。
3、土方挖填平衡
传统方格网法分块计算的方式比较繁琐且难以精确计量,而采用BIM技术将原始曲面与设计曲面进行布尔运算,可精准快速的计算出土方量,通过软件智能计算实现土方平衡,根据方案输出土方施工图指导施工,减少土方资源浪费,节约项目成本。
4、工程量控制
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信息园片区工程量通过BIM技术精细化控制,对BIM模型快速、准确地提取构件的工程量与设计工程量对比,并进行偏差计算及分析,将每个单项差值控制在3%以内,确保工程量的准确性,实现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工程量管控。
将BIM模型导入AR平台,关联项目图纸,参建人员可通过手机移动端扫描图纸,BIM模型可以脱离电脑空间,与现场真实场景相结合,增强了参建人员的沉浸感与交互性,提高项目沟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