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一、项目概况
前海保税区至坪地段起于深圳市前保站,止于深圳市坪地站,途经深圳市前海合作区、宝安区、南山区、龙华区、龙岗区,东莞市凤岗镇,正线长度59.380 km(深圳市53.326km,东莞市6.054km),全线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设站11座(前保、怡海、鲤鱼门、西丽、深圳北、五和、平湖、凤岗、大运北、龙城、坪地),全部为地下站。新建坪地动车存车场1处,坪地综合维修车间1处。
二、BIM应用目标
深惠地铁BIM技术深度应用于项目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实现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期信息管理,优化设计方案和设计成果,控制施工进度,减少工期,降低成本投入,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管理水平,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通过在运维阶段BIM应用提高运维管理水平。以BIM为核心,整合应用GIS、物联网等技术,形成合力,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实现深圳轨道交通行业向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转型升级。
三、BIM应用技术路线
根据项目合同BIM要求,同时结合铁路总公司制定的以BIM技术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顶层规划,本项目采用“一套标准体系、一套数据、一个平台”的实施技术路线,开展BIM设计与应用工作,推动深惠城际铁路工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四、BIM应用情况
1、BIM+无人机航拍
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将深惠)城际铁路全线无人机航拍,将航拍结果在GIS系统中进行展示与综合分析沿线控制点、风险源等内容。
2、线站位比选
创建并整合本项目线站位模型,并集合周边环境模型,可视化分析设计方案线路所穿越的地层、地下水与不良地质情况,展现站点设计状况,探索合理的线路走向,以供决策。利用BIM与GIS相结合的方式可比选不同的线站位方案,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3、管线迁改
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车站沿线给水、电力、高压燃气等市政管线复杂,通过建立既有管线模型、道路现状模型与各阶段交通疏解模型,进行管线迁改方案的可视化仿真,辅助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合理选择设计方案。
4、换乘仿真
本工程枢纽车站数量较多,交通网络结构复杂,与多条铁路、城际、地铁线路交叉衔接,对于线路间的换乘要求较高。我集团以深圳北站为BIM换乘仿真工作切入点,模拟乘客换乘走向,验证新建深惠城际车站与深圳北站及既有地铁4、5、6号线换乘方案的可行性和便利性,为车站布局的优化、换乘方案比选提供参考依据,提高车站运营安全可靠性和乘客服务水平。
5、模型总装
构建全专业BIM模型,将站前工程、站后工程、四电及接口工程转化为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行模型总装,分析和调整各工程间接口预留位置,校核空间位置关系,提升复杂方案的设计效率,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节约设计成本。
6、景观分析
利用BIM模型与项目周边环境数据集成,对本工程沿线风亭、人行出入口等地表构筑物与周边环境结合的景观效果进行分析与方案比选。模拟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周边环境,分析工程建筑物、设施与周边环境结合的景观效果,精确表达工程地理位置,分析空间地理信息,整体展示构筑物周边环境,实现工程整体的统筹和信息化管控。
7、车站方案比选
车站内部通过建立多个建筑设计方案BIM模型,进行多方案综合比选,以大运北站为例,通过仿真不同方案下的分层关系、特点空间设计、站厅换乘、节点换乘关系,确定车站设计方案。
8、客流模拟
本工程枢纽车站比例高,换乘客流较大,基于BIM客流模拟软件,结合收集的行人特性、客流参数、环境特征等参数,进行枢纽车站客流仿真模拟,三维可视化高峰时段、平峰时段下的客流状况,明确乘客走行路线,避免客流组织的交叉混乱。
9、交通疏解
结合管线迁改方案,建立交通导改模型,模拟项目施工期间分阶段交通疏解过程,辅助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交管部门沟通决策,项目分四期进行交通疏解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