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务专题 > 广东省建设科技创新专题 > 科创成果 > BIM应用大赛
广东省BIM应用大赛 第六届:数字智慧技术为城轨建设赋能——东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生命期BIM综合应用
综合组
2025-07-10  10:34    来源:本网

  一、项目概况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是国内当时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最长,东莞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市政项目。

  项目起于望洪站,终至黄江中心站。线路全长约57.46km,其中地下段49.44km,高架段7.71km,地面线及过渡段0.31km。全线设车站25座,其中地下站22座,高架站3座。设车辆段1处、停车场1处、主变电所3座。工可批复项目投资估算378.79亿元。

  建设单位:东莞市轨道一号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水电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单位:广东建科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BIM基础应用情况

  1.运用新技术快速搭建模型:二次开发参数化建模软件、使用自研线路插件集、元件库软件等,加快建模效率。

  2.制定标准,统一编码:制定建模标准、编码标准和交付标准,为BIM管理提供标准,统一编码为后续BIM平台模型构件绑定提供助力。

  3.定制BIM平台:定制双BIM平台(BIM平台、GIS平台),以模型为基础,绑定推进工程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工作,多模块联动,BIM+GIS可视化辅助决策平台,为项目PM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4.BIM应用:实现了全专业可视化,提前将各专业模型整合及优化,确定管线走向以提高预留孔洞准确性;对车站各区域净高要求及管线排布方案分析净高;在与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近接处,利用BIM模型进行设计方案模拟;提前进行关键车站客流模拟与疏散模拟。在施工阶段,主要利用BIM进行场地布置规划;关键施工工艺采用动画模拟,进行三维技术交底;

  5.运维:实现可视化查询、运维平台,进行应急管理、关键设备管理、维护等。

  三、BIM集成应用情况

  1.BIM与PM的集成应用:定制BIM平台辅助项目管理,多单位协同管理;

  2.BIM与云计算的集成应用,双平台分析应用模型数据,同时辅助项目管理云计算人员信息数据;

  3.BIM与物联网的集成应用:项目采购过个安全文明施工想过集成,如盾构云、视频监控、门禁考勤、车辆识别、环境监测等;工人人脸识别进场、人员定位、三维倾斜摄影,直至工程竣工;

  4.BIM与GIS的集成应用:利用GIS技术开发BIM+GIS辅助决策平台,同时GIS开发实时查看盾构机所处地理位置;

  5.无人机巡检的集成应用:采取无人机直播的方式进行不定时巡检;

  6.三维倾斜摄影的集成应用:采集影像信息,获得地表数据,生成地貌模型;

  7.自研协同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BIM应用平台采用B/S架构搭建,支持移动端应用;数据标准支持国际通用IFC标准,实现BIM数据服务总线、BIM数据服务组件、BIM可视化组件等模块功能,支撑上层业务应用的BIM功能实现。

  四、BIM创新应用情况

  1.本项目所开发的工程数字化元件库管理系统除满足BIM元件的上传、下载、审核外,还配置了编码写入、属性批量修改、批量流水号等功能,提高BIM实施人员的建模及信息录入效率,减少人工编码出错率;

  2.通过自研元件库插件,全线统一族库,标准化管理,搭建模型时既有了选择性和标准化,省去族库模型搭建时间;

  3.通过设计建模复核,提前发现并解决各专业存在的碰撞问题,减少施工阶段设计变更,提前优化问题3000余处;

  4.深化设计细致入微,优化了现场施工深化效率和质量,避免现场返工,通过精准提料,减少了材料浪费;

  5.技术交底三维可视化,对于现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有较好的促进,累计完成三维技术交底37次;

  6.通过插件一键检查模型编码及流水号,保证信息正确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大量人工成本;

  7.提取围护结构、基坑土石方、主体结构等工程量,与设计人员及咨询单位校核,误差率在0.1%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