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1928年6月18日到7月11日,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银色别墅”里,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正在秘密召开。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共六大”)。会议认真总结了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对有关中国革命一系列存在严重争论的根本问题,作出了基本正确的回答。
这次会议上有一名来自广东的“小农头”,在艰难的农民运动中突破封锁,万里迢迢来到莫斯科——他就是阮啸仙。阮啸仙于1928年6月26日和7月2日在中共六大上进行了两次发言,将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农民暴动的经验带到了莫斯科。
阮啸仙在中共六大上关于仁化暴动的发言,引起了大会的热烈反响,也引起了列席会议的苏联同志的极大兴趣,为仁化暴动传递到共产国际提供了历史契机。
煤油灯下,酝酿着一场战斗
这是一盏煤油灯。
圆形的玻璃罩用以挡风,一根筷子粗细的棉缕,将桐油缓缓地吸上来,点灯后有了微弱的灯光。
这是一盏阮啸仙用过的普通煤油灯。
1925年秋,阮啸仙担任广东区委常委、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广东省农民协会常务委员,负责指导北江地区的农民运动。
当年秋天,阮啸仙来到仁化。他住在安岗思诒堂附近一间破旧的小屋里,找来这盏煤油灯。在仁化的日子里,阮啸仙就一直用这盏灯。每天夜晚,借着微弱的灯光,铺开纸,蘸上墨,伏案写下乡村农民运动调查报告。
灯光下,映着一个瘦弱的身影,阮啸仙总是熬到三更半夜。他连续写了两封《浩给北江特委省委信》,汇报了仁化县农民暴动及其受挫情况,请求特委、省委派出助手帮助他,挽救农民运动之危局。
也是在这盏油灯下,为了迎接仁化县革命委员会的成立,阮啸仙边咳嗽边服药,强打精神,起草了《仁化县革命委员会政纲》和《暴动宣言》。
阮啸仙是广东革命史上著名的“东江三杰”之一,也是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运动的“四大农头”之一。
当年,广东农村曾流行着这样一首赞扬他的童谣:“阮啸仙,阮啸仙,农民见了哈哈笑,地主见了哇哇叫!”
当时,阮啸仙主持省农协日常工作,指导全省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的工作。他来到仁化后,天天与“泥腿子”一起,商讨支部建设问题。不久建立了仁化党支部,隶属于中共北江地委领导。
1927年4月,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失败了。在革命面临转折的危急关头,1927年8月,党的“八七会议”在武汉召开,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的总方针。
此时,白色恐怖笼罩着广东,各县中共组织领导人和党员,有的被捕牺牲,有的转移外地,有的分散隐蔽。
遵照“八七会议”精神,中共广东省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武装暴动。著名的“仁化暴动”就是广东全省1928年年关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殊死抵抗,坚定而伟大
穿过热闹的仁化县石塘镇街,可以见到一座外观高大雄伟而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寨堡——双峰寨。
这座由青砖石灰砌成的长方形古建筑,四周环水护寨。真正让这座寨子闻名遐迩的是被誉为“广东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之中的一场双峰寨保卫战。
据史料记载,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仁化农民革命武装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南昌起义军朱德部的支持下,发动土地革命和武装暴动,仁化成为北江农民暴动的中心地区。双峰寨保卫战中,在国民党军队长期围困和猛烈进攻下,700多名革命军民英勇奋战,宁死不屈,持续斗争时间长达9个月,最终弹尽粮绝,400多名军民壮烈牺牲,写下了广东革命史上的悲壮篇章,被广东省委称为“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
阮啸仙的战友—革命烈士李载基是双峰寨保卫战当年突围的50多名军民中的一员。图为李载基年逾八旬的儿子李明坤
阮啸仙的战友——革命烈士李载基后人李明坤,如今已白发苍苍,年逾八旬。
2021年3月,他来到了父亲李载基战斗过的双峰寨。历时一年多,仁化县将此处遗址建成“仁化暴动”文物展陈对外开放,作为党员群众、学生及市民游客前来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李载基一家,有7人在这次战斗以及后续的斗争中牺牲,满门英雄。
文物展陈中,“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主题雕塑,生动展现以阮啸仙、蔡卓文、李载基等革命人物领导仁化人民开展反抗反动统治的农民运动,仿佛将参观者带回了90多年前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激烈战斗:
1928年1月,阮啸仙遵照省委决定,到仁化组织成立中共仁化县第一届委员会并任书记。同时,成立县区乡苏维埃政府,组建、改编武装力量,组织发动仁化暴动。
中共广东省委确定把仁化作为北江暴动的中心,中共广东省委给中央的报告是这样表述的:“该县工作极为重要,将成为北江第二割据局面的中心。”
阮啸仙受中共广东省委委派到仁化担任县委书记,领导武装暴动和土地革命。阮啸仙建立健全组织,大力发展新党员,壮大党员队伍,加强党员思想教育,使其发挥“冲锋陷阵的尖兵”作用,深入基层,宣传、组织和发动群众,革命暴动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1928年2月13日,在以阮啸仙为首的中共仁化县委领导下,刚刚组建不久的广东工农革命军北路第八独立团在五六百名农民赤卫队队员的配合下,攻占了仁化县城,发布了《革命委员会政纲》和《暴动宣言》,号召全县农民大暴动。
仁化暴动,打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震撼了粤北大地。
坚持斗争,火种带到共产国际
仁化暴动如火如荼,红色革命政权的诞生更是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恐慌和仇视。
从1928年2月14日起,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反动武装大举围攻董塘和安岗乡华阳寨,工农革命军第八独立团和赤卫队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打死打伤敌人200多人,守寨军民牺牲17人。
同年3月中旬,阮啸仙离开仁化请援。根据其安排部署,仁化县委决定率领部分农军开展游击战,其余700多人坚守双峰寨。敌人采取爆破、断水、火攻等手段,并以飞机、大炮相配合,围攻寨子数月均未得手。
直到11月中旬,军民坚守8个月之久,寨内断水断粮,疾病流行,被迫突围。寨内老弱病残200余人来不及转移被捕,其中120多人惨遭杀害。
这场突围战斗尤为惨烈,打退敌人几十次进攻,毙敌100多人。最终仅有50多人突围成功,进入粤北山区,继续发展党员,坚持革命斗争。
双峰寨保卫战中,在国民党军队长期围困和猛烈进攻下,革命军民英勇奋战,宁死不屈,最终弹尽粮绝,写下了广东革命史上的悲壮篇章。
仁化暴动持续近一年的时间,是北江农民暴动坚持斗争时间最长的地区。它从实践上呼应了海陆丰暴动,策应了稍后的湘南起义,对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进一步尝试和可贵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和建设政权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李载基就是双峰寨当年突围的50多名军民中的一员。突围后,他一直在粤北山区从事革命活动。
1947年,李载基回到家乡。一天,天刚蒙蒙亮,9岁的李明坤还在睡梦中,反动派冲进家中,把父亲李载基带走。不久,李载基在狱中被毒杀。
“从小,爸爸给我们讲革命道理,我能理解他的付出。”谈起父亲,李明坤仍旧热泪盈眶,“他是我一辈子的骄傲。”
仁化暴动以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为手段,以建立苏维埃红色政权、实现工农武装区域割据为目标,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和实践,声势之浩大,斗争之英勇惨烈,持续时间之长,为广东农民武装斗争史所少见,在全国也较为少见。中共广东省委在《纪念死难诸先烈》一文中,称仁化暴动“这亦是农民暴动中最伟大的战斗”。
由于当时敌强我弱的大环境,加上党当时缺乏军事斗争经验、党的组织基础薄弱等原因,仁化暴动失败了。但是,仁化人民不畏强敌,英勇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仁化暴动的经验对中共六大方针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仁化暴动传递到共产国际,其经验教训存入共产国际档案,也让这场轰轰烈烈的战斗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参考样本。(记者 石静莹 通讯员 谭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