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渡海作战纪念园内,高18米的白色纪念碑及渡海作战时牺牲的7位无名烈士合葬墓。图片来源:南方+客户端
4月中旬,湛江市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站在沙滩,向南极目远眺,与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隔琼州海峡相望。
71年前,国民党军队企图凭借数十公里宽的琼州海峡,阻挡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的步伐。为早日解放海南岛,渡海作战兵团指战员多次来到灯楼角一带,考察地形。
1950年3月5日开始,渡海作战兵团从灯楼角等地分多批启航,一举突破国民党10万守军构建的所谓“伯陵防线”,历时50多天,最终解放海南全岛。此役,人民解放军以木船击败军舰,创造海战奇迹。
渡海战役中,徐闻县作出巨大贡献:组织5万民工修筑公路380多公里;协助训练1万多名适应海战的指战员;53名船工舵手牺牲、62人受伤致残……后来,指挥解放海南任务的第四野战军15兵团向徐闻县委、县政府赠送写有“有力支前 胜利保证”和“解放海南 功在徐闻”的两面锦旗。
徐闻成解放海南前哨阵地
在灯楼角“渡琼作战指挥所”旁,一块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作战解放海南启渡点”的石碑,一语道破灯楼角在解放海南中的重要地位。
斑驳的石楼、石碑,让人思绪不禁回到那烽火连天的年代。
1949年底,在华南大陆未被歼灭的国民党大量残兵逃至海南岛。蒋介石为加强海南岛防御,成立海南防卫总司令部,由薛岳(字伯陵)任总司令,构建一道以陆海空军共同防卫的所谓“伯陵防线”,企图负隅顽抗。
史料记载,当时国民党军在海南岛兵力有陆军5个军,19个师、70至73个团;海军舰艇50余艘;飞机40多架;加上保安队等地方武装,总兵力约10万人。
“薛岳吹嘘其防线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妄图凭借琼州海峡天险,长期固守海南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徐闻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胜捷说。
海南岛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物产丰盈、战略地位重要。国民党军若长期盘踞于此,将极大影响华南地区政治安定和经济恢复发展。渡海作战兵团指战员日夜远眺海南岛,个个摩拳擦掌:“这块骨头再硬,也要啃下!”
所谓的“伯陵防线”弱点其实很明显。一方面,当时海南岛上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琼崖纵队等武装2万余人,琼崖纵队依靠人民群众支持,积极开展反“清剿”斗争。另一方面,海南岛海岸线长,国民党军队兵力严重不足,处处捉襟见肘,且官兵多为败逃而来,军心涣散、战斗力较弱。
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史料记载,从雷州半岛乘木帆船起渡,顺风顺流5小时至7小时可抵达海南岛。若不顺风而顺流,以人工划桨一夜也可到达对岸。
得此天时、地利,徐闻县自然成了解放海南的前哨阵地。
1949年12月下旬,四野第40军、43军共6个师,配置高炮第一师一个加农炮团、一个高射炮团,以及部分工兵、通讯兵,共10万余人组成渡海作战兵团,挥师雷州半岛,担任解放海南光荣任务。
徐闻人民捐粮441万斤
在灯楼角“解放海南岛战役渡海作战陈列室”,一张张渡海作战船工证明书、船工协战光荣证、支前模范奖状,彰显了徐闻在解放海南岛中的丰功伟绩。
顺利解放海南岛,“人和”亦是关键。
谢胜捷介绍,1949年12月下旬,渡海作战兵团先头部队两个师共2万多名指战员在徐闻集结后,当地群众满怀喜悦地投入到解放海南战役支前工作。
1949年12月,徐闻县成立支前司令部。徐闻县委党史研究室史料记载,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徐闻人民全力以赴地参加筹备粮草、修路搭桥和海上练兵、渡海作战工作。
——全民动员,修筑公路。徐闻县先后组织修路民工5万多人,2个月内修筑公路20多条,长达380多公里。支前期间,该县共征用牛车27066辆(次),及时解决支前物资运输问题。
——征集船只,招募船工。渡海作战,必须依赖船只。经深入发动,战前徐闻县共征集船只486艘,招募船工舵手1519人。外罗港杨进材一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贡献两艘拖网船,一家5人应征为渡海作战船工。
——捐献粮草,确保军需。拆下门板给解放军当床铺、拿出嫁妆给解放军使用……直至海南解放,徐闻人民一共捐献粮食441万斤,马料100多万斤,柴315万斤,银圆4万多元,木板6万多块,还有铜、铁钉、电线杆等物资一大批。
——协助海练,培训舵手。开展海上练兵,培养更多的船工舵手,以适应海上作战,是夺取解放海南胜利的重要保证。2个多月内,在徐闻船工舵手们协助下,共训练出1万多名能适应海战的指战员。
在“解放海南岛战役渡海作战陈列室”,一幅幅泛黄的黑白照片记录了徐闻人民踊跃支前的感人画面。多张照片记录了徐闻渔民舵手细心指导解放军战士进行海上适应性训练的场景。
“渡海作战兵团将士绝大多数从未见过大海。徐闻船工舵手们除了协助战士们航海练习,还想了很多‘土办法’帮他们在陆上训练。比如让战士们通过荡秋千、走浪木、转迷螺、踩翘翘板等方式,迅速使身体适应平衡。”谢胜捷说。
在这过程中,不少渔民英勇负伤甚至牺牲。迈西乡新地村舵手樊奇,在海练时遭遇国民党飞机袭击,头部受伤、鲜血直流,战士们为他包扎好后,劝他休息,但他坚持掌舵,继续指导训练。三塘村一只木船在海练时,突遭国民党军舰袭击,吕明华、王妃裕等4名船工光荣牺牲……
当时,整个雷州半岛人民群众都被动员起来,通过各种形式支援解放海南岛。紧锣密鼓的练兵备战之下,渡海作战兵团全体将士从不识水性的“旱鸭子”,成为了英勇善战的“海上蛟龙”。引弓待发,剑指海南。
解放军分批横渡琼州海峡
灯楼角东北约2公里处,有座渡海作战纪念园。该园面朝南海、远眺海南,主体是一座18米高的白色纪念碑,及渡海作战时牺牲的7位无名烈士合墓。
渡海作战中,徐闻船工舵手与解放军战士同生死、共患难。
史料记载,1950年1月,徐闻县委、县政府派遣武装骨干护送部队侦察兵,携带电台渡过琼州海峡进行航线侦察。随后,他们多次从徐闻博赊港启航往海南岛进行试探性偷渡,均获成功。
当年2月,渡海作战兵团确定了“积极偷渡、分批偷渡与主力部队大规模强渡相结合”的战役指导方针。同年3月上旬始,渡海作战兵团开始组织分批偷渡。
1950年3月5日,第40军118师352团第一营799人组成的“渡海先锋营”从灯楼角启航,进行第一批首次偷渡。同年3月10日,第43军第128师383团团长徐芳春率领的加强营1007人从湛江硇洲岛起航,成功实施第一批第二次偷渡。
在琼崖纵队接应下,第一批偷渡取得成功。“两个加强营的成功偷渡,打消了部分人对渡海作战的顾虑,坚定了大家靠木船解放海南的信心。”谢胜捷说。
当年3月26日、3月31日,在第二批两次偷渡行动中,6724名解放军战士先后从徐闻灯楼角、博赊港起航,成功横渡琼州海峡。据当地史料记载,参加第二批两次偷渡行动的徐闻船工有800多名。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经过几次成功偷渡,海南岛上解放军增加了将近1个师兵力,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的时机终于成熟。
历时50多天解放海南岛
临高角位于海南岛北部,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伸向大海的“角尖”处,立着一块石碑,上书“解放海南岛渡海登陆点”,与灯楼角解放海南启渡点石碑遥相呼应。
将时钟的指针拨回1950年,4月16日,渡海作战总攻开始。第40军扬帆起航,开始强渡琼州海峡。不久,第43军近7000名指战员也正式启航。
数百名徐闻船工及支前工作队员参与总攻。迈西乡新地船工莫乃连、陆君非面对国民党军舰阻击,紧握船舵,冲过枪林弹雨,把部队顺利运抵港口。战船靠岸时,20多名战士陷入泥潭,船工邓长鸿、姚世福、姚世竹跳入水中,及时将他们救起。
当年4月24日凌晨,参加渡海作战的10万人民解放军胜利登上了海南岛。很快,“伯陵防线”土崩瓦解。
在琼崖纵队及海南各族人民的全力支援下,人民解放军登陆部队势如破竹、国民党军节节败退。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宣告解放。渡海登陆战役,历时50多天,先后歼灭国民党军3万多人。
在整个海练和渡海作战过程中,徐闻县损失船只297艘,船工舵手53人牺牲、62人致残。1950年5月,15兵团召开庆功表彰大会,分别向徐闻县委、县政府赠送“有力支前 胜利保证”和“解放海南 功在徐闻”两面锦旗。150多名徐闻船工和支前队员后被授予渡海功臣、渡海英雄、支前模范等称号。
角尾乡乡长黄开宽介绍,“船工精神”一直激励着当地干部群众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勇担当、敢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