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务专题 > 党风廉政建设 > 廉政文化
宋梅傲雪独自开
2024-02-05  16:35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年元旦刚过,古城杭州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我难得喜遇江南初雪。站在西子湖畔远眺,孤山、宝石山、玉皇山被茫茫白雪笼罩。满城银装素裹,洁白的苏堤,如同一条玉带横卧在静谧的西湖间。

  翌日,雪停了。我与几位同学好友相约,趁积雪尚未融化,到狮峰山赏雪品茗。我们往龙井西路前行,从“老龙井”石门牌坊而入,山涧溪水潺潺,琴声悠扬,翠竹、松林枝头落满一簇簇棉团似的雪垛。一块刻有“龙井问茶”巨石旁,有一片用石栏围着的茶园,即御茶“十八棵”,也开满了“雪梨花”。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四到龙井茶区,曾两次上老龙井。一条通往狮峰湖的石径,称之为乾隆御道。路面采用青石板铺砌,鹅卵石相间,御道旁有石柱,为拴马石。沿乾隆皇帝走过的御道拾级而上,经宋广福院遗址,到了古色古香的狮峰楼。这时,一股暗香扑鼻而来。在梅亭前,看到两棵古老的蜡梅。疏影横斜,群芳摇落,树干上正开着鹅黄的梅花。花瓣上嵌着雪花,湿润透明,从花蕊到花瓣边缘,由深黄变浅黄,晶莹剔透。枝杈上析出的水

  珠,亮晶晶的,像一颗颗小灯泡。真是生动超绝,冷香飘逸,冰清玉洁,沁人心脾。相传这两棵蜡梅为北宋寿圣院辩才大师所植,已有近千年历史。春夏秋三季枝叶繁茂。进入寒冬腊月,蜡梅报春早,花期长达三个月。

  狮峰楼的上方,有座仿古挑檐建筑,为北宋名臣胡则修建的“胡公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胡公馆山墙铜壁上,镌刻着毛泽东的手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八个大字,金光闪闪。与之对称的另一山墙刻有范仲淹为胡则书的墓志铭“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馆内正中为胡则汉白玉雕塑立像。墙体四周壁上刻着胡则的略传及年表。门前石几上摆有祭品及残留的香枝、蜡烛。

  绕岭而行数百步,过“辩才亭”和苏东坡与辩才举杯品茶雕像,不远处,见一圆圜土丘坟墓,环周用青石砌筑。墓碑上镌刻:“宋兵部侍郎胡公墓。”墓旁长有一棵茶树,墓后满是碧绿的茶园。苍松、翠竹、红枫、茶树、积雪,俨然是一幅青绿山水图画。至此,仿佛穿越时空,给我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胡则,字子正,初名厕。生于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浙江永康人,出身贫寒,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品学兼优,27岁进士及第,成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之人。胡则出生时,母亲在应急之下将他生在厕所里,其爷爷认为,厕所乃五谷生长之必须,故起名为胡厕。考取进士后,属朝廷命官,皇帝赐名为胡则。“金榜名传四海知,太平时合称男儿。”胡则志存高远,立誓报国。他为官在任47年,太宗、真宗、仁宗三朝重臣,十握州符,六持使节,官至尚书户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因为官清廉,心系百姓,历任之职,政绩斐然,故称之为“胡公”。

  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时逢金融危机,铜钱匮乏,经济萧条。胡则时任屯田员外郎,提举江南路银铜场铸钱监。他下矿井,探铸场,进市坊,明察暗访,查明钱荒为官吏贪腐、管理松弛、矿难频发所致。通过肃吏治、修章法、治矿山、整钱监等多措并举,实现安全增产,提高铜质,缓解钱荒。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收缴池州吏匿铜数万斤。朝廷褒赏,百姓额庆。胡则任福州知州时,朝廷因财政紧张,欲将太宗时期授予民耕的土地,升值变卖,引发“群体性事件”。胡则查明实情,在二次上奏保田无果的情况下,第三次奏本,痛斥变卖土地、损害百姓利益的不义之举,终引起皇上重视,维护了百姓的利益。宋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杭州水患肆虐,民不聊生。时任右谏议大夫、杭州知州的胡则,上任发布第一道知州令,即修建钱塘堤防。他运筹帷幄,身体力行,集聚民力,终将钱塘潮水驯服,潮患变为水利。也为后来的杭州知州苏东坡治理西湖水系打下基础。胡则70岁为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时值宋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江南大旱,赤地千里。胡则上奏,详述民众之困苦,尽诉丁钱之积弊。皇上被古稀爱卿的亲民情怀所动,下旨:衢婺两州身丁钱永远免除。两州百姓感恩,遂于胡则少年读书处方岩山顶立庙以纪念。公元1162年,宋高宗赵构应当地百姓之请求,赐“赫灵”两字为胡公庙额。

  范仲淹为胡则写墓志铭,源于他俩是同事好友。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胡则任陈州知州时,范仲淹任陈州府通判,成为合作共事的好搭档。范仲淹比胡则小26岁,他视胡则为师者,胡则对其以国士待之。胡则71岁辞官退居老龙井,宋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逝世,享年77岁。皇上闻而悼之,敕葬于龙井源。范仲淹对这位长者的逝世悲痛至极。胡公始终以国家为重、先忧后乐、鞠躬尽瘁、为民请命、心系黎庶的品格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而且与他的思想理念相契合。一年之后,胡则长子胡楷找到范仲淹,求其为已故的父亲写墓志铭,范仲淹倾注自己的情感,欣然而作《兵部侍郎致仕胡公墓志铭》,与胡公英名流芳千古。

  钟爱历史、饱读诗书的毛泽东,熟知胡则的生平和为官之道。1959年8月21日,毛主席从庐山返京途经浙江金华,在专列上召集地县负责人座谈。他对时任永康县委书记马蕴生说:“你们那里不是有块方岩山吗?方岩山上有个胡公大帝。香火长盛不衰,最是出名的了!”“其实,胡公不是佛,也不是神,而是人。他是北宋的一位清官,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罢了。”随后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也应该多做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

  这次登狮峰山拜胡公,我才知道以前常听说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出自毛泽东对胡则的赞评,已成为任何时代为官的座右铭,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毛泽东对胡则的赞评,是那么的亲切悦耳。为官者,如都能按毛主席这一要求去做,心忧天下,以民为本,勤政清廉,造福为民,保一方平安,自然会受到百姓的拥戴。

  下山时,我在梅亭前停留,久久凝视那两棵宋梅,满园散发着浓浓的幽香。凋零的花瓣,散落在带有残雪的地面上。“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千百年来,宋梅甘心淡泊,孤赏脱俗,贞爱高洁,傲骨凛然。尽管群芳妒,依然凌寒开。这不正是胡则以及范仲淹、苏东坡他们高尚人格的化身吗?(万兴坤)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