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在河源东源顺天镇,一场美丽蜕变正在上演。完成“三线”下地、外立面改造、路面修缮后,街巷小巧整洁;金史村路面平坦、环境宜人,农家小院别有风味;南方国鸡种业基地内,龙头企业正带动当地种业产业发展。
南方国鸡基地
“以前镇没什么存在感,现在是抓住典型镇培育建设的机遇,加快补短板、促发展。”顺天镇党委书记蔡建辉介绍,如今正通过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群众受益。
广纳民意按需打造美丽圩镇
“从前街道很旧,垃圾乱丢,乱搭乱建也多,整个环境很不美观。”顺天镇镇长赖浩文回忆说。如今走在街头,往昔的破败已难觅踪迹。
这一转变源于美丽圩镇建设,推动圩镇旧貌换新颜,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是顺天镇培育建设典型镇的重要抓手。
圩镇入口标识
建设过程中,当地注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通过组织“乡贤座谈会”“八点夜间茶话会”“敲门行动”等方式,把握群众需求,推动圩镇建设。结合典型镇和全市打造干净整洁有序镇街专项行动,当地推动形成以“干群团结大作为”促“圩镇面貌大变化”。同时,聚焦“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工作目标,以“统、疏、堵、防”四字工作法有序推动。
“群众需求是建设导向,目前顺天镇的‘1+4+7+9+N’建设日见成效,成果正惠及更多群众。”赖浩文说。例如通过原站所升级改造、闲置用地规划建设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资产,规范化升级改造原有农贸市场,因地制宜完善入口通道、生态小公园、美丽示范主街等建设,持续扮靓1.2公里美丽河道,并完成圩镇及圩镇周边沙溪、大坪两村一居外立面升级改造,形成具有客家韵味的街镇房屋新风貌。
美丽示范主街
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全镇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重要主干道黑底化全覆盖,粤赣高速顺天互通立交项目全面竣工通车,农业大道顺天段已建成通车,为群众创造更便捷的出行条件。污水治理提速升级,全镇建有镇级污水处理厂1个,生活污水处理站24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到90%以上,镇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当地还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在“绿美”乡村塑造中,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在优化完善“门前三包”管理工作问责制和公厕管护制度等系列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创新实施“上门收运垃圾”制度,建立了全镇专职保洁员队伍,实行环卫保洁“镇考村管”等。
美丽河道
创新“村企共建”激活镇域经济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发展镇域经济是实现这种联结的关键。”蔡建辉道出发展思路。
顺天镇积极规划引导产业布局。当地聘请、汇集专业团队力量,完善国土空间集成规划、圩镇控规、总体规划等规划编制,提出“一区两翼,区域蝶变”规划发展新思路。其中,在南部发展农文旅产业,推动以自然山水、研学科普、农业体验等升级发展;在北部发展种养产业,主要依托灯塔盆地创建国家农高区平台优势等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在中部则打造灯塔盆地工业园区及圩镇商业区,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孵化和商业综合体。
立足规划,顺天镇探索联农带农路径。以产业辐射带动为核心,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推行“村企共建”、建立“富镇强村公司”等,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村企共建”的模式下,横塘村完成土地流转8000余亩后,引进美林油茶产业基地项目,同时通过与企业沟通协商、达成协议,预留项目用地的5%土地用于种植油茶,由企业负责种植、管护,产生的收益全部归村集体(合作社)统一分配、管理,预计待油茶丰产后,可为村集体带来每年100万元以上的收入。“只要有了产业,就有了造血功能,不怕穷了,慢慢村集体有了收益,我们对未来就更有了底气。”横塘村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美林油茶种植基地
枫木村也与绿兴公司合作打造首个青柚“村企共建”项目。村委会提供60亩土地,绿兴公司提供技术和管理,为村里提供数千棵优质种苗,并联合灯塔盆地农业实验室,建立青柚种植综合试验基地,60亩土地上生产的青柚由企业兜底收购,收益全部由村委会所得,项目完全成熟后将为村集体带来上百万元的收益。
引进企业的同时,顺天镇也做强富镇强村公司,目前已与多家本土公司合作,承接农产品销售业务。同时,将农民工匠队伍纳入公司管理,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着力解决好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劳务需求”,为329名农民工匠解决“家门口就业”的问题。
荷院民宿
蔡建辉表示,接下来顺天镇将继续围绕“良田连片、村庄集中、产业集聚、生态优美”的目标,深挖土地优势资源,加速居民集聚,整合优化产业用地,形成“以人促产,以产引人”的良性循环。
南方+记者 张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