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第二版)》解读
2019-11-29  17:10    来源:本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健康中国战略,满足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体育锻炼需求,指导各市县高质量开展社区体育公园建设,2019年11月26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广东省体育局印发了《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第二版)》(下称《指引》)。现就我省出台的《指引》解读如下:

  一、《指引》出台背景

  社区体育公园是指以绿化为本底,以体育锻炼为主要功能、兼有文化休闲一般功能的公益性公共空间。建设社区体育公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建设社区体育公园是我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有关要求的重要举措。一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及贯彻“共享”的发展理念。近年来,省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对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工作提出要求,省财政连续两年安排专项资金,为社区体育公园建设提供补助。社区体育公园是重要的城市开放空间,其建设能明显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健身场所,是符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总体要求,可以为市民营造赏心悦目、和谐美好的家园环境。二是落实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社区体育公园是重要的城市健身场所,是健康生活在社区的最直接体现。

  其次,建设社区体育公园是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指示的具体措施。201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完善全民健身活动设施”纳入“十件民生实事”中,并提出“新建社区体育公园100个”的工作任务。2019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设更多公共体育场地设施”。2019年5月省政府领导在《2018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通报》批示通知中提出要继续加大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力度。

  广东省结合珠海、广州等地建设社区体育公园经验,推进全省社区体育公园建设,建设过程中暴露出选址难、资金难、实施主体不明确、建设品质待提高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托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2014版的《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进行了修编。

  二、《指引》修编主要思路

  原《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规划建设指引》(2014版)结合了珠海等地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的实践经验,对社区体育公园规划设计、建设实施、管理使用进行了全过程的指引,有较好的实施指导作用。《指引(第二版)》的编制延续了原指引的总体框架和内容,同时根据新的要求,重点在四方面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一是落实足球、曲艺活动等场地建设的新要求,本指引在各章节强化和完善了足球、曲艺活动等体育场地的规划建设指引;二是融入新的理念,如为解决各地普遍面临的选址布局不均衡、用地紧张的问题,本指引融入了“选址布局应力图构建15分钟健身圈”“选址从闲置用地扩展到闲置空间”“从单一功能场地扩展到多功能场地”“从规则场地扩展到不规则场地”等新的理念;三是鼓励多元机制,在保障公益属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市场参与建设运营的模式指引;四是强化共用共管,进一步细化了公众在社区体育公园规划选址、方案设计、建设实施、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参与指导,将共用共管的理念贯穿于社区体育公园的全过程。

  新修编的《指引》对社区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等进行了全过程指引。《指引》的贯彻落实需要各地市结合本地实际,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将社区体育公园建设的有关要求作为推动健康中国的重要手段加以统筹推进。

  三、《指引》主要内容

  《指引》共分5章19节1附表,分别是1.总则;2.场地规划及选址;3.场地功能要素;4.场地综合设计;5.建设实施指引。附表:广东省社区体育公园选址-设计-建设-管理运营一张图表。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总则。

  《指引》适用于我省城镇社区体育公园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工作由当地人民政府统筹组织,各职能部门合理分工,依法履行职责;同时,鼓励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实施机制。

  (二)场地规划选址。

  1.社区体育公园场地规划及选址应满足综合利用、均衡布局、影响控制、安全选址、公众参与、统筹建设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考虑到社区体育公园逐步建设的实际需要,鼓励各市、县编制社区体育公园专项规划,将专项规划中选址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各市、县、镇国土空间规划的详细规划中。

  2.根据用地性质及权属的不同,社区体育公园场地选址主要分为独立占地与附属场地两种类型。其中以附属场地的形式建设社区体育公园,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强制性要求的前提下,其建设用地原则上不涉及规划许可及产权登记,所建成社区体育公园为权属单位物业的附属设施。

  (三)场地功能要素。

  社区体育公园应以群众性体育健身为主要功能,兼有社区公园文化休闲、休憩交往等一般功能。其场地功能要素包括体育健身设施、文化休闲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绿化与环境设施四大类,其具体功能构成、器材设置及场地坡度、材质等方面设计标准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设计指引。

  (四)场地综合设计。

  与15分钟居住生活圈相协调,根据场地规模将社区体育公园分为小、中、大型三级,对应不同的服务半径与服务人口。根据面积不同场地分为400-800m2(小Ⅰ型)、800-1500m2(小Ⅱ型)、1500-3000m2(中Ⅰ型)、3000-6000m2(中Ⅱ型)、6000-12000m2(大Ⅰ型)、12000m2以上(大Ⅱ型)6种类型。考虑社区体育公园不同类型场地的特征与面积要求,在保证其运动属性的前提下,确定场地与相应设施的选择。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对一般场地与特殊场地的各类功能要素进行布局,同时满足安全使用、经济实用、展现时代风貌和地域特色等要求。

  (五)建设实施指引。

  1.社区体育公园的规划建设宜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市场参与”的规划建设机制。明确政府相关部门职责,充分尊重居民意愿与需求,探索多方参与的建设模式,与其它公益性设施相结合,发挥最大综合社会效应。

  2.社区体育公园的管理应以规范化、建立长效机制、增强社区体育公园的综合社会效益为目标,明确管理运营机制。宜通过属地管理、部门协作明确管理主体职责,探索市场参与的多元运营模式,支持社区居民共用共管,加强对社区体育公园运营设施的管理维护,确保其可持续性。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