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关于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20180269号提案答复的函
2018-08-03  17:14    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卢春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紧抢救保护粤北山区千年九龄古村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旅游局、韶关市政府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关于加紧抢救保护粤北山区千年九龄古村的建议很有针对性、现实性,对于做好我省传统村落、古村落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一直高度重视传统村落、古村落以及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近年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共有160个中国传统村落、186个广东省传统村落。韶关仁化县周田镇张屋村作为唐代名相张九龄家族的生长之地,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其周边平圃驿、金坑津古码头也是宝贵的古驿道相关遗存资源,将张屋村、平圃驿、金坑津古码头其纳入古驿道线路是进一步丰富古驿道内涵的有力举措。

  一、关于我省传统村落、古村落、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情况

  (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省委、省政府领导近年多次对乡村历史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作出重要批示。2014年5月时任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对河源市龙川县文物保护单位洋溪桥被拆毁事件作出重要批示:“对全省有文化保护价值的村庄、各类建筑等,进行一次全面普查,作出规划”;时任省长朱小丹同志在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严格执行历史文化保护法规和规划,以法治化手段加强文保建筑、历史街区、名镇名村保护,不允许任何理由的变通和突破。对没有列入文保的老房子、旧建筑、古村落,建立历史建筑名录,认真开展普查,甄别其历史价值,制定活化利用方案,切实把这些财富保管好、维护好、利用好”。省政府先后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历史建筑保护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4〕54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意见》(粤府办〔2014〕59号),明确要求各地摸清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和文物建筑信息,并建立信息库,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特别提出要积极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和传统村落,实现“保护促利用、利用促保护”。强调要继续开展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的认定和保护发展工作,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保护区和历史建筑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

  (二)扎实做好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各项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照职责分工,扎实做好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一是督促各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建村〔2013〕130号)等规定,编制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保护。二是开展传统民居建造技术和传统村落调查。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的部署,我厅组织成立了传统民居建造技术调查工作组,在全省开展广泛调查,基本摸清了广东传统民居的类型、分布、存量和现状等情况,并按照广府民居、客家民居、潮汕民居、雷州民居及近现代民居五个类型分别撰写了相关民居谱系资料,纳入住房城乡建设部编辑出版的《中国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三)不断加大乡村历史文化保护财政投入力度。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支持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一是支持和指导各地积极争取中央传统村落保护补助资金。截至2017年年底,广东省134个中国传统村落共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传统村落保护资金4.02亿元。二是省财政2016年安排专项财政资金500万元用于补助韶关、江门、肇庆、潮州等4个市乡村历史建筑修缮项目,重点是南粤古驿道沿线村庄的历史建筑或传统建筑,如祠堂、书院、码头等。

  (四)落实乡村振兴。一是将古驿道保护修复与沿线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组织“三师”志愿者与古驿道沿线的246个省定贫困村结对子,指导村庄做好规划和建设。二是完善古驿道沿线村落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等工作结合起来。三是联合省相关部门通过体育赛事、旅游、支持古驿道周边沿线农产品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等多种措施,帮助省定贫困村建立起发展内生动力。

  (五)提升文化自信。一是开展南粤古驿道普查,对全省古驿道本体及相关遗存资源进行摸查整理。二是将古驿道本体与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并梳理策划了9条“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主题线路。三是成功举办了以古驿道主题的大学生微纪录片大赛、摄影大赛、文化创意大赛、少儿绘画大赛等活动,组织创作古驿道主题曲,并活化了一批古谱、古乐、民歌,编制出版古驿道保护利用系列丛书。四是在省博物馆举办了“南北通融——南粤古驿道展览”,开设了主题展馆——南粤古驿道展厅,吸引了大量观众。五是将南粤古驿道纳入了中小学研学产品,提升了当地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和认同。

  二、积极开展张屋古村文化和遗产资源保护工作

  (一)全面摸清张屋村文化遗产资源。通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掌握了张屋村文物资源状况,张氏宗祠、张屋村门楼、张屋龙头庙等3处古建筑被当地文物行政部门认定并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为进一步有效保护创造了条件,2014年张屋村被公布为广东省传统村落。

  (二)积极出台政策指引。2017年省文化厅出台《粤北地区文物保护利用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导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做好张屋村不可移动文物固本提升、日常养护和活化利用等工作。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体育局、省旅游局联合发布《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当地做好周田境内打锣寨上京古道(韶石古道的一段)的保护利用。

  (三)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2016年省文化厅组织召开全省名人故居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培训班,对仁化县在内的全省传统村落文物保护人员进行了全方位培训。

  三、韶关市积极推进张屋古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一)深入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摸清文物家底和保存状况。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韶关市于2007—2011年开展了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对辖区内全部自然村进行拉网式排查,取得了辖区内大量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及现状的基础信息和翔实数据。目前张屋村内的张氏宗祠、门楼、龙头庙已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二)做好古村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工作。重点抓好相关规划编制工作。2017年,韶关市旅游局与韶关市城乡规划局共同开展了旅游名镇、名村示范点和乡村旅游线路规划编制工作。仁化县周田镇等6个镇被列入韶关市2017年旅游名镇、名村、乡村旅游线路规划编制名单,其中周田镇旅游规划把九龄风度古村作为重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了规划。

  (三)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要宣传日,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同时,组织电视台、电台、报社、政府信息网等新闻媒体做好采访与报道,加大宣传广度和深度,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文物保护的良好环境。

  四、下一步工作

  (一)不断完善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组织指导全省各地广泛开展传统村落补充调查,着重调查目前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尚未覆盖的地域和民族(比如提案所提到的张屋古村),积极推荐并做好条件较好的古村落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不断完善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名录。不断加大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制度建设力度,按照程序开展相关立法工作,制定出台《广东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将传统村落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加快推进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加快推进保护规划编制,尽快实现各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一村一策”,严格控制与传统村落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依法审批传统村落中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工程项目编制。

  (三)积极拓宽保护资金筹措渠道。积极探索和拓宽保护资金筹措渠道,进一步加强各部门资源整合,形成资源优势,增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强资金产出效益,用好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同时,统筹使用好现有省级专项资金,将各级相关专项资金集中向传统村落中亟待修复的古建筑倾斜,同时防止将专项保护资金用于“拆旧建新”和兴建新“古董”上。指导各地政府结合实际广泛采取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社会捐赠、村民入股等,引导和吸引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促进的局面,有效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四)进一步加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政策指引。继续指导张屋古村实施(实施《粤北地区文物保护利用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广东省南粤古驿道线路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指导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对张屋村现存古建筑、古遗址进行调查研究,将有较高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以提高其文物保护层级。

  (五)积极开展实地勘察,指导古村保护工作。组织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和相关专家对张屋村与韶石古道的关联性进行实地勘察,争取纳入南粤古驿道整体线路予以保护。积极指导当地文物行政部门做好张屋村保护规划编制和文物本体维修工作,督促当地加大对张屋村不可移动文物的经费投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急需抢险加固的,文化厅将在省重点文物保护资金分配时予以优先考虑。进一步加强当地文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韶关市以粤北区域考古工作站成立为契机,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班,提升当地文博人才队伍素质。

  (六)借力南粤古驿道,提升九龄古村知名度。仁化县内具有丰富的古驿道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指导仁化县积极挖掘境内古驿道本体及周边张屋村、平圃驿、金坑津古码头等重要历史遗存,并结合沿线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景资源梳理整合,探索形成仁化独有的文化之旅主题线路。

  (七)按照“文化+产业+旅游”模式,推动古村经济振兴发展。省文化厅将加强指导,以仁化县政府作为实施和责任主体,利用丹霞山等优势资源,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引入社会资本,打造文化品牌,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全面提升。以2016年韶关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指导意见》为指导,狠抓乡村文化+产业+旅游融合发展的工作,着力打造乡村旅游相关品牌。结合新农村建设,拓展农业观光体验、瓜果采摘、民俗文化探究、休闲美食和农家乐等特色项目,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线路。推动九龄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名镇、名村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品牌,擦亮影响全球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九龄文化品牌,发挥九龄风度张屋古村独特文化对新时期文化建设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省传统村落、古村落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7月26日  

责任编辑:江定倍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