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440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2018-06-22  18:32    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陈桂荣等代表:

  你们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应急避护场所规划和建设的建议收悉,经综合省民政厅、省政府应急办、省水利厅、省气象局、省体育局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你们提出的加快推进农村应急避护场所规划和建设的建议很有针对性、现实性,对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特别是针对强台风“天鸽”防灾过程暴露的薄弱环节,对全省防灾抗灾能力水平提升工作作出专门部署,将加强避护场所建设和安全管理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专门部署对应急避护场所等山区防灾重点环节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省相关单位和地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开展查漏补缺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作。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推进全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落实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确保临灾时避灾场所安全使用,能够及时安置救助受灾群众。

  一、关于制定编制农村应急避护场所的专项规划和建设规范标准的建议

  (一)制定规划情况。

  我省高度重视应急避护场所建设,将其作为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统筹推进城乡应急避护场所建设,提升基层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2013年,省府办公厅出台了《广东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2017年12月,省减灾委印发了《广东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7-2020年)》,将“新建或改造城乡综合性示范应急避难(护)场所”列入基层减灾能力建设工程,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省室外固定应急避难(护)场所不少于3805处,容纳人数不少于2276万人,有效面积不少于6828公顷;室外中心应急避难(护)场所不少于153处;室内应急避难(护)场所不少于5938处,容纳人数不少于387万人,建筑面积不少于1548万平方米。进一步健全市、县、镇三级应急避难(护)体系,市、县、镇及村室内外应急避难(护)场所的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建成便捷、完善的应急疏散通道网,全省应急避难(护)综合能力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为平安广东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018年1月22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制定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和维护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数据库。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学校、体育场馆、乡镇(街道)服务中心、福利设施、人防工程、绿道等公共服务设施,因地制宜推进各类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为受灾群众提供就近避险和临时安置服务。”上述文件对我省推进应急避护场所建设作出了重要部署,指导各地有序开展相关工作。

  (二)推进建设情况。

  自2012年起,省民政厅每年投入省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多灾易灾地区建设应急避护场所,迄今获得资助的项目累计333个。各地按照《广东省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年)》提出的“每个乡镇(街道)及社区(村)至少建设1处室外固定应急避护场所和1处室内应急避护场所”“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及社区(村)室内外应急避护场所的服务覆盖率达到100%”的目标要求,重点向多灾易灾、防灾减灾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地区倾斜,选取有迫切需求的镇村,依托学校、体育场馆、广场、社会福利机构等现有公共设施建设一批符合规范的农村避护场所。截至目前,由省民政厅资助建设的农村避护场所有121个,这些场所在当地应对自然灾害中,为避险转移群众提供了临时安置场所和生活救助服务,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关于做好农村应急避护场所规划纳入乡村规划工作的建议

  “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编印《广东省县(市)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引(试行)》《广东省2277个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编制指引》,组织编制《广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引》,指导各地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编制乡村规划。我省积极实施行政村与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省19498个行政村(2010年数据)实现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即在行政村建设一个篮球场、两张室外乒乓球台。全省1148个乡镇(2015年数据)实现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即在乡镇建设一个占地3000平方米左右的健身广场)。67个县(市、区)建有一馆(体育馆或全民健身中心)、两场(田径场、全民健身广场)、一池(游泳),农村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较为完善。目前,农村基层的公共体育场馆基本都可提供应急避护场所之用。如2008年南方雪灾,韶关市及县区的体育馆均作为应急避护场所使用。下一步,将推动有条件的农村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时充分考虑应急避护场所的标准及要求,同时结合农村应急避护场所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扩容扩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健身需求。

  三、关于加强农村应急避护场所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是开展普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2017年,省民政厅结合开展民政服务机构普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全省应急避护场所进行普查统计,初步建立了避护场所数据库,对各地各类避护场所的地址、面积、容纳人数等基础信息进行登记。据初步统计,全省目前建有比较规范的应急避护场所5534个,其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有51个。针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问题,相关场所管理单位均制定了整改计划和措施,限期完成整改,确保场所安全。二是加强检查指导。省民政厅结合福彩金绩效评价、防灾减灾设施检查等工作,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自查与实地督查相结合等方式,对资助的应急避护场所项目建设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通过下发通报,对各地加强避护场所运行管理和日常维护提出多项明确要求:县、镇政府要制订完善应急避护场所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各级民政部门要对本地应急避护场所登记造册,建立应急避护场所信息数据库,并向社会公布;应急避护场所管理单位要有应急疏散安置预案,制订完善管理人员管理职责、安置服务人员行为守则和临时安置服务工作流程,做好场所的维护管理工作。三是推动制定应急避护场所管理指导意见。省民政厅积极推进应急避护场所规范化管理工作,今年委托了一家研究机构,研究制定关于规范应急避护场所管理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调研,计划于年内出台。

  四、关于加强宣传和演练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气象灾害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我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目前,已基本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立了省、市、县(区)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102个,建设了12121电话、微博、微信、农村大喇叭、应急气象频道等10种发布渠道和一个多部门共建共享的发布平台,国土、地震、教育等18个部门利用该体系发布各类预警信息,在应对“威马逊”“彩虹”“天鸽”等强台风及河源地震、登革热流行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动员全省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宣传,强化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强化社会媒体和公众参与。因地制宜开展基层群众自救互救技能训练,积极参加配合各级政府组织的应急演练。积极推动公共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做到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下一步计划建设融宣传教育、展览体验、演练实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并进一步加强面向镇、村的气象灾害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建设,配合镇村开展应急避护演习。

  (二)加强防灾避险宣传和应急演练工作。

  一是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省民政厅广泛发动城乡社区参与创建工作,迄今已有1031个社区获得“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称号,其中农村社区约占30%,对农村地区开展基层减灾工作、提升综合减灾能力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通过编制应急预案、设置避护场所、开展应急演练等,帮助城乡居民熟悉掌握应急疏散的程序、路线以及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三是结合“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活动,省民政厅组织相关部门和各地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演练活动。从2017年开始,由民政、消防、地震、气象、科协、红十字会等单位联合,每年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巡回活动,以应急演练等为重点,深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开展宣教和演练活动。各地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学校等应急避护场所,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应急避险能力。四是通过三防系统标准化、信息化和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省水利厅三防办建立镇、村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成水旱风灾害监视预警平台,配置简易预警设备,绘制洪涝灾害风险图,标示避险转移路线、避险点指引,完善村级“一页纸”预案,明确预警责任人,加强防灾避险公众宣传和预案演练,使当地群众了解身边灾害风险、应急避险方法,提升群众自主避险意识和能力。下一步,省水利厅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共同做好三防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省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6月19日   

  (联系人及电话:苏智云,020-83133686)

责任编辑:张锦明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