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中心 > 各地政务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住房民生保障琴澳居民创新融合②澳门新街坊:建筑科技强赋能 托起琴澳宜居梦
2024-06-19  11:12    来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珠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作为粤澳两地合作打造的首个大型综合民生项目,澳门新街坊花园项目(下称“澳门新街坊”)按高标准建设,整个项目提供可出售的住宅单位逾4000个,以及约200套人才房,并配套学校、卫生站、长者服务中心及家庭综合服务中心。

图片2.png

澳门新街坊航拍(图片来源于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

  优质的项目少不了科技力量的加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澳门新街坊”就是将建筑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建筑行业的典范。

  “澳门新街坊”动工兴建的2021年,正值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诸多行业发展进程被打乱甚或陷入停滞。大量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不仅帮助“澳门新街坊”建设克服重重困难,有力保证工期,而且基于其具备高效、环保和质量可控、代表技术发展新方向等优点,更提升了“澳门新街坊”的建筑品质。装配式建筑、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无人机技术、C-SMART智慧工地系统等一系列创新应用,让澳门新街坊开辟了一个建筑科技应用示范新场景。

图片3.png

建设中的澳门新街坊(图片来源于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


18万个预制件 开辟高质量“搭积木”新场景

  举目已是千山绿,宜趁东风扬帆起。在奋斗于美好新时代,奋进在壮阔新征程的道路上,必须坚持科技成果服务人民、把科技创新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

  环顾“澳门新街坊”项目现场,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成果切实服务民生需求,有力支撑了民生改善,持续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100年前,知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提出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设想,而如今,“澳门新街坊”项目应用到的“装配式建筑”,成功把这一设想实现了。

图片4.png

装配式建筑施工图(图片来源于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

  与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装配式建筑是预先在工厂生产主要的建筑部件如墙面、楼板、楼梯、阳台等,再运输到工地现场进行吊装拼装的施工方式。

  得益于此,“澳门新街坊”项目中很少能见到一般建筑项目中常用的外脚手架等装置,据项目投资方澳门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都更公司)介绍,住宅单位有三部分采取环保预制件方式兴建,包括8000多个预制凸窗、1000多个预制楼梯、17.5万件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ALC)间墙等,能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及生产效率。

  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澳门)是澳门企业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先行者,早在2019年,率先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取得首张澳门建筑企业资质备案证书,此次负责承建“澳门新街坊”第二、三标段,包含13栋住宅楼、1层地下室、小学及幼儿园等配套设施,承建内容包含基础、主体结构、精装修、机电安装及园林绿化等工程,是这一项目的主要承建方之一。

  该公司副总经理吕育敏表示,经过测算,以澳门新街坊项目标段二为例,如果项目在没有采用装配式建造的情况下,这些构件就需要在现场进行制作,进而会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如混凝土废料、模板废料、钢筋废料等,预计会产生约8000吨建筑垃圾,而在采用预制件后,大约可减少4400吨建筑垃圾。这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环保理念最生动的实践。

采访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育敏视频

  澳门都更公司数据显示,在整个项目中,共减少批荡层(抹灰)的水泥砂浆材料逾2万吨,节省木模板4000吨,相应用水量节减约30%,同时,因为预制件整个制作过程集中在工厂进行,直接运输至现场安装,大量减少现场传统施工工序,不仅降低运输能源消耗,也减少施工现场噪音和灰尘。

  据统计,共有超18万个预制件经质量验收合格后,先后被运送到“澳门新街坊”建设现场。吕育敏认为,预制件的施工方式也有利于项目整体质量的控制,每个构件从生产到成品质量检查,从出厂运输再到工地安装作业,都会经过严格的监控,三类预制件对于建筑的影响各不相同,“凸窗和楼梯主要优势体现在对成品质量的显著提升,有效减少了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后期返工时间,从而间接优化了施工效率”。

图片5.png

运输及楼梯和凸窗装配式吊装(图片来源于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

  而装配式隔墙板(ALC)与传统的砖砌工艺相比,避免了顶砖、构造柱等繁琐步骤,缩短工期效果最为显著,“以‘澳门新街坊’项目标段二为例,如果在没有采用预制构件的情况下,13栋塔楼从首个标准层施工,至13栋塔楼所有结构及内墙施工完成,大概需11.5个月。但项目采用了预制凸窗、楼梯及隔墙板,实际上项目仅用了9.7个月便完成了所有工作,节约了1.8个月工期”。

  保质保量却更快地完工,意味着居民离梦寐以求的新家更近一步,为澳门居民在今年农历新年前入住“澳门新街坊”,实现在新家过新年的愿望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6.png

“澳门新街坊”住户收楼现场图


“鹰眼”+“外脑” 呈现全息透明可控新体验

  如果说装配式建筑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是在建设环节中体现出的“省心”,那么无人机、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自主研发的C-SMART智慧工地系统则如同锐利的“鹰眼”和充满智慧的“外脑”,让项目建设全流程全息透明可视可控。

  吕育敏认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建造方式在资源、环境、人力等方面逐渐暴露出局限性,难以满足新时代对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对传统建造方式进行彻底的革新与转变,而上述技术就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

  据她介绍,“澳门新街坊”项目不仅在建设前期通过无人机和BIM技术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而且在工程现场管理方面更加重视新兴技术的应用,使用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统,保障人、机、物料、环境、进度、安全、质量等多方面的数字化管理,以信息化手段创新赋能、提速增效,提升项目管理精细化管控能力。

  作为一个占地面积约19万㎡,总建筑面积62万㎡,楼高19至26层的项目,“澳门新街坊”体量大,面积广,在施工前,如果采用传统的测量和数据采集技术,势必费时费力,施工中,如果使用一般的监控设备,又会因其固定角度的拍摄方式很可能存在视野盲区,导致现场巡检人员的工作效率不高。

  为此,中建澳门配备了两台无人机设备,在开展工程测量时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场地真实数据的采集,以提升工作效率,在建设中利用无人机的空中巡检视角,有效地弥补了监控盲区,提高了巡检效率又保证了施工安全。同时还每天利用无人机拍摄720°云全景照片,不仅为工程管理团队提供了即时的施工进展情况说明,也为整个“澳门新街坊”的建设过程保留了完整影像数据,为未来的项目回顾和评价提供了珍贵的数据支持。

图片7.png

无人机应用于工地建设(图片来源于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

  在无人机的拍摄数据的基础上,中建澳门还引入了BIM技术,在施工前进行三维模拟,生成高度集成的协调模型数据,克服了传统的图纸审查和技术方案讨论受限于二维平面的表达,难以全面呈现建筑项目的复杂性和细节等不足。

图片8.png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效果图(图片来源于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BIM技术的加持,让中建澳门得以完成更高的质量标准。以机电管线综合为例,传统方法往往需要机电部门将不同专业的CAD图纸叠加在一起,不仅费时费力,还难以发现潜在的空间冲突和碰撞问题。

  而利用BIM技术,暖通、给排水、消防、电气和建筑智慧化等各专业可以分别构建独立的三维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设计信息,还可以进行即时的碰撞检测和自动优化。通过BIM平台,各专业团队可以协同工作,对管线布局进行精确调整和优化,有效提高了设计效率和施工质量。

  同时,C-Smart智慧工地系统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慧、VR、AR和无人机等先进技术与BIM的深度融合,彻底改变了传统工地管理依赖经验和直觉的决策模式。该系统实现了项目管理的可视化、数字化和智慧化,为项目管理提供了科学决策支持。

图片9.png

C-SMART智慧工地系统图片(图片来源于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


融合再加速 成为澳门建筑人才大展身手新天地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各类建筑科技落地“澳门新街坊”的背后,离不开一支专业且敬业的人才团队,也是横琴住建领域积极创新机制引入澳资企业、澳门专业人士与内地同行携手开发建设的缩影。

  据吕育敏介绍,公司在项目建设初期,便组建了一支敢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精英团队,并实施了“百人过江”计划。早在2021年12月1日,首批8名澳门人驻场项目全程参与建设,项目高峰期管理人员共计97人。

图片10.png

在“澳门新街坊”施工现场忙碌的澳门工作人员(图片来源于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

  澳门工程师学会副部长、中建澳门公司副工程经理李冠杰就是这“百人过江”计划中的一员。自他进入“澳门新街坊”项目以来,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以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决心,守土有责,倾心项目搞建设,带领团队始终扎根一线,艰苦奋斗,从品质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等方面下狠功夫、啃硬骨头。

  以一类桩桩身为例,其完整性检测合格率近95%,无出现三类或四类桩,远高于珠海市建设工程结构质量评定申报评优要求中“一类桩合格率需达到80%以上,且不能出现三类或四类桩”的标准,也高于行业85%至90%的标准,并于2023年12月获得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目前正在申报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计划2025年申报鲁班奖。

  在李冠杰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中建澳门承建的两个标段均于2023年8月顺利完成竣工验收,满足业主售楼节点,最终实现完美交付。

  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中建澳门“澳门新街坊”项目荣获奖项共计44项,科技方面荣获BIM类奖项16项、技术专利8项,质量安全方面荣获“全国AAA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全国安全青年示范岗”等国家级荣誉奖项。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李冠杰等行业人才得以顺利参与“澳门新街坊”项目的建设,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以下简称合作区城规建局)积极推动密不可分。

  据该局住房保障处处长郑慧仙介绍,自《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实施后,横琴住建领域积极创新机制放开市场,引入澳资企业、澳门专业人士与内地同行携手开发建设,积极应用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早在2019年澳门回归20周年之际,以“小切口”立法方式成功建立了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和专业人士认可备案机制,依托这一机制,只要澳门建筑企业和专业人士在合作区城规建局完成备案程序,就可以在横琴地区直接执业提供专业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也被复制推广到大湾区地市。

  过去约3年在横琴的项目经验让李冠杰等澳门专家更加了解广东的建筑流程规范,探索出粤澳建筑工程融合发展的路径,这一经验也有望被带到大湾区其他城市项目建设中。

  多年的建设,让横琴从一个籍籍无名的边陲海岛蝶变为一个举世皆知的开发热岛,在合作区生活就业居住的澳门居民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横琴住建人踔厉奋发勇担当,真抓实干强落实,以“澳门新街坊”等为代表的民生工程为抓手,为琴澳居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坚实土壤,为加速琴澳融合,奏响琴澳和鸣的佳音,交出一份属于住建领域工作者的答卷!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