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建设管理 > 动态信息
2024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专家云集为建筑领域创新协同高质量发展聚智谋策————2024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主论坛实录
2024-03-28  20:40    来源:本网

  在3月26日举行的2024内地与香港建筑论坛的主论坛上,12位来自内地与香港的建筑行业院士、政界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工程建设标准与国际市场”三大主题发表主题演讲,并进行圆桌对话,为深化内地与香港建筑领域合作,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聚智谋策,共探内地与香港建筑业创新协同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主论坛实录如下:

  论坛话题一:

  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

  主论坛第一节围绕“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主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香港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香港工程师协会副会长陈帆,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司司长曾宪新,香港特区政府“一带一路”专员何力治发表了主旨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作了题为《理论·人才·团队——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而设计》的主题演讲。何镜堂认为,一个好的建筑创作必须有好的创作思想和理念,要融入基于对建筑本体、融合环境、彰显文化和永续发展等多维度的综合考虑,从而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本土文化。何镜堂及其团队从大量的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指导建筑设计的“两观三性”,即: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以及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其中,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味,时代则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一个合乎逻辑的设计构思过程,常常是从地域中挖掘有益的“基因”成为设计的依据,从文化的层面深化和提升,与现代的科技和观念相结合,并从空间的整体观和时间的可持续观加以把握,创作出“三性”和谐统一的永续整体。

已编辑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发表演讲

  香港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香港工程师协会副会长陈帆作了题为《新质生产力-建造业工业化》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革命性突破,也是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更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着力点包括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实现跃升,以及通过创新和改革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已编辑图片

香港前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香港工程师协会副会长陈帆发表演讲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司司长曾宪新发表了题为《深化内地香港建筑领域合作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的主旨演讲,向与会来宾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成绩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深入分析了当前建筑市场结构性调整的现象、原因和对策,提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和打算,并对深化内地香港交流合作、高质量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美好愿景进行了展望。

  香港特区政府“一带一路”专员何力治围绕《两地业界携手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主题进行分享,他表示“一带一路”项目必须以高质量为目标,才能行稳致远。此外,无论是大型基础建设项目还是小型建设项目,都要以稳重谨慎为大原则,注重投资的质量和收益的回报,也需要衡量项目完成后为当地民众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一带一路”项目要加强在数字、健康、绿色、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务实提升各项目对抗风险的能力。

已编辑图片

香港特区政府“一带一路”专员何力治发表演讲

  在圆桌对话环节,加入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峰香港建造业议会执行总监郑定宁共同主持,嘉宾们围绕建筑业高质量人才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话题进行对话,把握未来趋势,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已编辑图片

主论坛第一节圆桌对话现场

  论坛话题二:

  科技创新与新型建筑工业化

  主论坛第二节聚焦“科技创新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潘巍、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刘新锋、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基建工程总监邓辉豪(Ir. Carl Devlin Capital Works Director,MTR Corporation Limited)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在《科技赋能钢结构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大而不强,还面临高性能与高效能钢材应用少、生产效率低、产业链协同不足等问题。他认为,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例如轧制型材具有性能优、成本低、制造效率高、排放低等优势,可以带来很大的利润。对于钢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他表示装配式建筑正由构件层面装配向模块化装配发展,未来要健全完善模块化结构体系,研发制造高效高精度安装装备,创新推出全功能模块集成技术。基于智能化的装备和技术,通过对建筑设计、制造和安装全流程的科技赋能,改变传统的粗放型建造模式,全面推动钢结构行业高质高效发展。

已编辑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发表演讲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潘巍教授围绕《模块组合建造(MiC)》主题进行分享,介绍了装配式模块化建造发展历程,以及MiC在香港的项目发展情况。据他介绍,通过对高层建筑采用传统施工方式与MiC方式的生产力进行比较,后者的生产力要高得多。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在建造过程中,混凝土MiC连接将实现顶板现浇量减少50%-80%,模块安装效率提升30%-50%,现场工人成本减少30%,可见MiC能够提速、提量、提质、提效,其综合效益是显著的。此外,MiC在智能运输、智能吊装、低碳结构设计及材料方面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潘巍看来,面对巨大的建设工程体量,MiC将促进建筑业转型,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已编辑图片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潘巍发表演讲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刘新锋围绕《以科技创新提升住房品质,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好房子》主题作了分享,他指出建设好房子,首要任务是下力气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关键是以科技创新提升住房品质、使房子成为科技集成应用的重要载体,核心是高质量、新科技和好服务。其围绕好房子“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慧便捷”的四个核心要素,提出要以推广应用集成卫生间、集成厨房、架空楼面、管线分离等新材料新技术,破解工程质量通病问题。同时,采用绿色建材、装配式装修、全屋智能等新技术新材料,提升健康舒适智慧便捷性能;采用高效节能低碳设备、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等,满足建筑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此外,建设好房子,不仅要把准建设新需求,还要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断推动协同创新,加快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基建工程总监邓辉豪(Ir. Carl Devlin Capital Works Director,MTR Corporation Limited)作了题为《Our Smart and Sustainable Railway Construction(迈向智能和可持续的铁路扩展新旅程)》的分享,他表示数字化工程、数字化项目管理和数字化工地,是他们开展数字化工作的三大支柱。香港铁路公司将建筑信息模型作为规划工具,通过该模型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多次模拟施工前的过程,以便更好地协调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法,减少设备冲突的可能性,并能够更好地配合装配式建筑。为了按时交付项目,该公司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进行车站建设,整个车站结构将采用模块设计,在场外预制,并将大部分车站饰面进行预安装。通过利用非行车时段的2小时,工人们有序将一个个模块安装固定到位,大大缩短了工期。

已编辑图片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基建工程总监邓辉豪发表演讲

  在圆桌对话环节,加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陆建新,香港特区政府前创新科技局局长、现香港工程师学会秘书长薛永恒共同主持,嘉宾们围绕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话题进行交流互动,为与会嘉宾带来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行业热点剖析。

已编辑图片

主论坛第二节圆桌对话现场

  论坛话题三:

  工程建设标准与国际市场

  主论坛第三节,以“工程建设标准与国际市场”为主题,邀请了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姚天玮,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孔祥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AECOM亚洲区执行总裁钟小平作主旨演讲。

  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姚天玮发表了题为《稳步推进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度型开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旨演讲,向参会嘉宾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制度型开放情况和标准国际化工作成效,充分肯定了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对接融合积极探索,对下一步稳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协同,促进重点领域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了相关思路和建议。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孔祥兆作了《推进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香港建造业的工程实践与湾区展望》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香港工程建设标准领域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融为一体,体系完备,层次分明,在推进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及湾区融合扮演着独特角色。他通过案例分享了中建香港近期在医疗及环保领域项目的工程实践,包含多项以香港标准体系为基础的承包模式、设计标准及规范、项目管理和碳中和施工等作业示范。展望未来,他认为,一方面发挥香港“联通世界”的优势,推进与国际工程建设规则衔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内城市产业集群优势,实现湾区建筑业全产业链融通;推进重点领域标准的互认和统一,推动建立“湾区标准”,促进大湾区与世界互联互通。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完善湾区人才认证机制,联合培养“湾区工程师”,完善建筑工人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体系,制定建筑工人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为行业更好携手“走出去”做充分准备。

已编辑图片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孔祥兆发表演讲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围绕《我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建合作机遇与挑战》展开演讲,他指出,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经过40余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业务规模和质量的双重提升,业务领域多元,市场分布广泛,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一大批“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取得重大成果,转型升级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当前,国际基建市场需求保持旺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逐步深化,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具有产能优势,面临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国际安全局势、市场竞争、履约风险等行业发展风险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需要大力推动设计咨询先行,提升投建营一体化发展能力,加强全链条融合发展,打造绿色、低碳、数智、可持续的国际基础设施项目,同时不断强化项目管理,加强风险防控,提升国际竞争能力和水平,实现海外业务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已编辑图片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发表演讲

  AECOM亚洲区执行总裁钟小平就《从香港新出发,构建桥梁:推进中国工程建设标准与全球市场的融合》作了分享,他介绍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对外工程项目标准的应用情况,指出中国工程标准在国际市场的应用面临不少的挑战。他认为,需要实施长期战略推进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他详细阐述了中国工程建设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融入国际工程建设标准的路径,以及利用香港平台推广中国工程技术至海外的策略,通过多项优秀工程案例展示了香港助力工程标准融合及提升项目管理能力的成功实践,展示香港是可以成为国家与国际市场对接的理想平台。同时,他还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如何开启中国企业学习和应用国际标准的新机遇,以及如何借助国际合作和利用外部资源,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与全球市场的融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已编辑图片

AECOM亚洲区执行总裁钟小平发表演讲

  在圆桌对话环节,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会长李礼平香港立法会议员(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谢伟铨共同主持,嘉宾们就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等热点问题提出不同视角的解答,带来一场精彩纷呈、实战落地的高峰对话。

已编辑图片

主论坛第三节圆桌对话现场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