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障你的数据安全及获得最佳浏览效果,请使用最新版本的浏览器。

我们建议使用chrome或Microsoft Edge浏览器。

若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为QQ浏览器、360浏览器、2345浏览器等仍出现该提示,请切换至极速模式。×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互动交流 > 访谈与发布会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介绍我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成果
2017-12-29  17:31    来源:广东广播电视台文体广播
标题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介绍我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成果
           
时间 2017年12月27日
简介

自2016年以来,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力推动的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古驿道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12月27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张少康厅长作客广东广播电视台文体广播《纵横古驿道》节目,与节目主持人谢亮展开深度对话,向广大听众介绍了两年来我省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的工作成果。

访谈嘉宾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张少康

  

  [访谈实录]:

张少康厅长接受谢亮的采访

  张少康厅长接受谢亮的采访

  [谢亮]: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是广东省多部门联手合作的项目,让选手们在古驿道、古村落中比赛,进而了解古驿道历史、岭南建筑文化,这是十分有特色、有意义的事情。而这项比赛的顺利举办,是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主力推动的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没有对古驿道、古村落的挖掘保护,选手们就无法看到美丽古村和历史悠久的驿道。请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当时的初心是什么?

  [张少康]:南粤古驿道是1913年以前广东境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通路,包括水路和陆路,官道和民间古道,是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广东省的古驿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自古以来在维护中国历史版图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分布零散,随着时代发展,这些古驿道早已被忽略,且隐藏在人烟较少的地区。

  [张少康]:2016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许瑞生副省长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最终决定,要将散落在南粤大地的古驿道挖掘出来,串珠成链,系统整理具有广东传统文化内涵和地理风貌特征的驿道文化,让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驿道活起来,通过古驿道活化利用为欠发达的小城镇和乡村发展注入新功能,整合沿线的资源要素,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推动全省特别是粤东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张少康]:在许瑞生副省长的指导下,去年以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省体育局、省旅游局等部门正式开展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希望通过对古驿道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古驿道沿线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富裕、生态良好的村庄、景点,使之脱贫致富。 今年,我们重点打造8处古驿道示范段,形成示范效应,在未来,我们通过省政府统筹,多部门联合,带动社会力量加入,实现“两年试点、五年成形、十年成网”,将古驿道线路打造成为展现岭南历史文化和地域风貌的华夏文明传承之路,推动广东户外体育、乡村旅游的健康之路,促进粤东西北地区经济互动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经济之路。

  [谢亮]:2017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推动的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共有8处示范段,包括韶关市南雄梅关古驿道、韶关市乳源西京古驿道、潮州市饶平西片古驿道、汕头市澄海樟林古港驿道、江门市台山海口埠古驿道等,我们看到,樟林古港和台山海口埠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在国庆节期间吸引了众多游客。请简要谈谈这两处地方的保护修复成果。

  [张少康]: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推动下,台山海口埠深入挖掘当地特色文化——银信,将“银信”这一纸质文献进行可触摸、可观赏、立体化的表达,规划建设了银信纪念广场,让民众更加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增加台山旅游业的历史文化含量。银信柱,银信墙、银信博物馆、山花墙、观景平台、西洋亭等成为了海口埠的文化旅游景点。

  [张少康]:最重要的是,台山海口埠通过修复利用,如今发生了巨变。去年,台山海口埠还掩盖在杂草和污泥堆里,经过各方努力,对海口埠进行挖掘、保护、修复和利用,沉寂多年的海口埠重回大众的视野。在5月24日的2017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暨中国南粤古驿道文化之旅首站活动上,台山海口埠以全新的面貌重现在人们的眼前,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在世界各地的华侨同胞纷纷回国探亲,见证海口埠的蜕变。可以说,台山海口埠的修复利用,对凝聚侨心、团结海内外华人的家国情怀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张少康]:樟林古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清中期到清末时期,它是占广东贸易出口量三分之一的港口,曾经在港口对外贸易方面叱咤风云,是红头船精神、红头船的发祥地、潮州最大的贸易港口与粤东最早的古港口。后来随着水位下降和韩江泥沙冲积,樟林古港至清末民初逐步被汕头西堤港所代替而逐渐没落。 汕头樟林古港完成河涌清淤,重新换发生机。

  [张少康]:在2016年,樟林古港还是一个垃圾满地,河道淤塞的地方,在被列入南粤古驿道示范段之后,正式拉开了环境整治、河涌治理、修复活化的序幕。今年2月,澄海樟林港古码头遗址重现,挖掘出较为完整的樟林港古码头遗存目前,通过改造升级,沿着古港河核心区规划的多个广场已经建成,古驿道信息牌、樟林古港吉祥物雕塑等配套设施都已经完成安装。古港截污清淤引流后河水变清变深,两旁河堤绿道与传统村落建设构成一体,行走其间十分惬意,樟林古港实现了蜕变,带给当地村民实实在在的环境改善,获得了周边村民的连连点赞。此外,南粤古驿道上的三个节点项目,包括韶关市南雄梅关古驿道保护与利用项目、汕头市西堤公园建设项目、珠海市香炉湾沙滩修复项目入选了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谢亮]:据了解,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活化方式特别丰富,采用了“古驿道+文化”“古驿道+体育”“古驿道+旅游”“古驿道+特色农业”等模式,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去年的南粤古驿道微纪录片大赛、到今年的南粤古驿道摄影大赛、文化创意大赛、少儿绘画大赛等活动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跟我们简单说一下“驿道+”都做了什么吗?

  [张少康]:(一)驿道+文化:在“驿道+文化”方面,我厅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大学生古驿道微纪录片大赛、摄影大赛、文化创意大赛、少儿绘画大赛等活动,组织创作古驿道主题曲,并活化了一批古谱、古乐、民歌。在省博物馆举办了《南北通融——南粤古驿道展览》,并开设了精致主题展馆——南粤古驿道展厅。

  [张少康]:(二)驿道+体育:去年到今年,我厅联合体育局等部门共举办18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参与人数高达30万人,该大赛已经迅速为南粤古驿道打开知名度。古驿道骑行赛、徒步穿越丹霞山、古驿道红色徒步之旅、铁人三项挑战赛多种丰富形式的古驿道赛事成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户外运动。

  [张少康]:(三)驿道+旅游:目前,我厅在重点策划8条古驿道主题文化遗产线路,包括南北通融文化遗产线路、葛洪与中医药文化遗产线路、汤显祖岭南文化遗产线路等。同时,推出古驿道“一日游”“两日游”路线供市民选择,在2017年“五一”期间,南粤古驿道8个示范段的游客人次均有较大程度的增长,汕头樟林古港游客量同比增长120%,变化最明显的则是广州从化钱岗古驿道,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约3300人次,在往年,钱岗古驿道几乎没有游客。

  [张少康]:(四)驿道+特色农业: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开展一年多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我厅在积极推动南粤古驿道沿线农产品进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例如,台山大米已获得地理标志商标,青蟹、堆花米酒也正在申报。据不完全统计,在2016年,举办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韶关石塘古村在大赛当天接待游客为4170人次,带动食宿行业收入约30.27万元,是平常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的几十倍。其中,仅26家堆花米酒坊的销售酒量就达到6万多元,是平常销量的10倍多。

  [谢亮]:广东省住建厅在推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和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包括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专业志愿者,以及社会上对古驿道、古村落和岭南文化有兴趣的各界人士。请张厅长谈谈:社会力量是如何推动古驿道活化利用工作的?志愿者们都做了什么?

  [张少康]:从今年2月初,我厅就成立了8个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指导组,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领导为组长,南粤古驿道专家、志愿者为主要成员,对8处古驿道示范段开展“一对一”的指导,我厅还专门印发了《2017年南粤古驿道示范段保护利用指导工作手册》,明确了各指导组的工作原则、指导频率、指导内容、工作方式等,为指导古驿道示范段顺利开展工作制定了指导方针。每一个指导组去到古驿道示范段,需要给当地指导什么,都一清二楚。截至目前,8个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指导组认真履行职责,定期开展实地调研,深入古驿道现场,走访古驿道历史文化节点,指导规划编制单位科学规划,为古驿道的保护利用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少康]:做好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单靠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及相关部门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入大量社会力量的参与,特别是专业志愿者的参与。 经过我们前期摸查发现,在南粤古驿道两侧各5公里范围内覆盖的贫困村数量,占全省贫困村总数(2277个)的60%。目前,我厅正组织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志愿者与近247个省定扶贫村进行结对帮扶,指导贫困村做好村庄建设和规划等工作。同时,为当地特色农产品设计创意包装,并积极推动古驿道沿线农产品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助力精准脱贫。

  [张少康]:特别感谢这一群热心的志愿者们,他们为古驿道修复利用出谋划策,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广东的古驿道保护利用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参与,更离不开这一群富有社会责任感和赤子之心的志愿者们。在此,我诚挚邀请社会上爱好古驿道、古村落及岭南建筑文化的各界人士,如果有意愿,可报名成为我们的志愿者,积极参与到我们的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中。 同时,我们更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也会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古驿道文化线路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采取多元的经营管理模式推进古驿道、古村落的发展。

  [谢亮]:南粤古驿道多分布在农村地区,通过修复利用,串联和带动周边村落的发展,这正是响应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精神,请您谈谈下一步古驿道保护利用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张少康]: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助推乡村振兴。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南粤古驿道已经集聚了体育、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等不同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成为广东乡村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我厅会同相关部门将积极出台沿线历史镇村保护和特色镇村的扶持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县乡公路改造,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带动古驿道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例,下一步将挖掘南粤古酒文化,古酒品种、酿造工艺和酒器皿等,打造驿道古酒文化之旅,这是保护和开发古驿道的重要内容。目前不少古酒作坊已经发展成为现代酒厂,在古驿道旅游项目中增加古酒制作工艺展示、酒厂参观等环节,主打特色酒品牌,丰富古酒文化内涵。

  [张少康]:(二)引领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优质生态产品。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引领了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使户外徒步、慢行、骑行等健身方式重新回到都市人的生活中,为都市人提供了走近古镇古村,零距离体验和感知乡村田园文化的最佳途径,符合现代生活需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深远影响力。下一步将重点修复利用3、4条100公里左右的南粤古驿道线路,并通过体育、旅游、文化等活动,促进古驿道沿线村庄振兴,将其打造成为展现岭南独特历史文化和地域风貌的复兴之路。

  [张少康]:(三)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出“要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李希书记在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在发展区域文化上,要传承和保护具备各自特色和魅力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同时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共同创造南粤文化之美,融入中华文化的大美”。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注重挖掘当地传统文化内涵,挖掘历史遗迹和人文故事,并在传统节庆、墟日举办非遗文化展、摄影展等内容。2017年,中国南粤古驿道首届文化创意大赛顺利开展,极大地丰富和活化了当地的传统文化。 改造后的汕头西堤公园成为了备受市民欢迎的侨批纪念公园

  [张少康]:(四)打造南岭“国家公园”。下一步,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将紧紧围绕十九大提出的“国家公园”战略,就南雄梅关古道示范段进行深入研究,深入挖掘南雄以及南岭作为国家军事、文化传输和中原战乱避难必行之道在维护中华版图完整性和南北相融中的重要地位。 古驿道定向大赛暨文化之旅举办地之一——韶关仁化石塘古村双峰寨航拍图

  [谢亮]:感谢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张少康厅长出席《纵横古驿道》节目!

  广东广播电视台文体广播与广东省体育局联合制作的《纵横古驿道——2017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系列访谈》,从古驿道出发,将体育竞技、休闲旅游、精准扶贫、文物和古建筑活化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着手,充分展示广东人在南粤古驿道上的独到见解。访谈节目通过邀请各个层面的嘉宾,以思想的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畅论新时期“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先锋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张锦明

附件下载

-